第三屆

梅竹男籃 制度爭議仍存

梅竹賽近幾年爭議不斷,屢屢停賽,但在兩校校長的推動之下,今年選在交大體育館進行了男籃友誼賽。

梅竹男籃 制度爭議仍存

記者 柯惠文 報導  2014/06/17

梅竹賽一向被視為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的重要賽事,但近幾年爭議不斷,屢屢停賽,就連二○一四的甲午梅竹賽也逃不了停賽的命運。但在兩校校長的推動之下,在交大體育館進行了籃友誼賽。兩校的教練都對於這次的友誼賽皆表示贊同,清大校男籃總教練提到「梅竹精神就是以球會友」,隨時都歡迎舉辦這類型的友誼賽。而交大校男籃教練陳忠強更進一步談到,友誼賽更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

在練習方面,清大校男籃在校內賽季結束後,為補強速度與體力的弱勢,特別與光啟高中進行友誼賽,希望能增強速度外,也能一舉在梅竹賽前增強比賽的手感。反觀交大校男籃,並沒有在友誼賽做琢磨,反倒是在戰術上做調整,讓球員可以因應不同的比賽。

友誼賽當天,除了場上的拉鋸戰外,場邊也吸引不少同學為自己的學校加油。而半節比賽打完,由交大取得35比32些微領先,交大也並沒有為此鬆懈,在第三節更一口氣將差距拉到八分。但清大不甘示弱,靠著一球一球追平差距,在比賽時間剩不到一分鐘時,巧妙地利用交大傳球失誤,清大快攻得分,而終場就以63比63結束比賽。

場邊球迷對這個結果不慎滿意,一邊發出噓聲外也不斷傳出「繼續打、繼續打」的呼喊口號,但最終兩校校方決議不進入延長賽,也讓人開始思考梅竹賽的未來,球員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交大校男籃隊員魏崇軒提到,若能讓體資生納入梅竹體制,想必比賽會更有看頭,而清大男籃隊長楊振基則希望梅竹賽能夠繼續延續下去,給一般生一個比賽的舞台。梅竹賽是清、交兩校的重頭戲,也是球員展現苦練球技的舞台,無論是活動安排,甚至體制規範,都仍須仰賴兩校的協調,才不會罔顧球員權利,也才能還給他們一個互相交流的舞台。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記者 《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