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

七種人格 心碎與浪漫

【Kill me heal me】描述罹患人格分裂症的主角的心路歷程,從懦弱到堅強,給予生命正向的意義。

七種人格 心碎與浪漫

記者 李恬芳 文  2015/06/23

描述精神科醫生與作家愛情故事的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於二○一四年開播後獲得廣大迴響,之後,精神疾病題材的韓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Kill me heal me】(殺了我治癒我)以人格分裂症為題材,描述主角車道賢克服頑疾、面對過去以及追求愛情的心路歷程,溫馨之餘帶有勵志意涵。


【Kill me heal me】劇照。(圖片來源/The crazy Ahjummas
 

人格分裂 新穎的戲劇價值

人格分裂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為一種心理疾病,有如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這些人格可以擁有不同性別、年齡、國籍、種族,當他們開始控制患者的行為時,患者並無任何意識,這是此病令人費解之處,也是神祕之處。【Kill me heal me】編劇運用這點,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人格角色,編織出夾帶眼淚與歡笑的愛情故事。【Kill me heal me】打開了新局,為近期首部以人格分裂為主題的電視劇。

在多重人格相關的作品中,以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傳記式小說《24個比利》(The Mind of Billy Milligan)最為人知曉。書中描述比利犯下連續強暴和搶劫案,審問時卻對自己犯下的罪刑毫無記憶,後被診斷為多重人格,因此被獲判無罪。與《24個比利》的真人真事相比,【Kill me heal me】有許多切合之處,如比利和車道賢都擁有悲慘的童年。但為了戲劇效果,還是需要不免俗地誇張化,尤其是在不同人格的演繹上,此外,某個人格出現時,其服裝、髮型幾乎會隨之改變,雖不合邏輯,但確實有效地區分了人格角色。


無論外型或性格,各種人格皆有鮮明的特色。(圖片來源/Twitter
 

七種人格 不同層面的意義

溫文儒雅的車道賢、暴力衝動的申世奇、擅製炸彈的佩里朴、有自殺傾向的安約瑟、追星族少女安約娜、神秘的魔術師Mr.X和抱著泰迪熊的小女孩NaNa,這些人格是車道賢心的碎片,因為無法承受太痛苦的經歷,而分散成七個人格承擔。他們在劇情中都有其代表的意義,其中,申世奇為承載著痛苦的碎片,也是主角的黑暗面,他總是在主角感到害怕時出現,卻也是與主角對立的存在。而安約瑟象徵著主角對於人生的放棄或堅持,在主角的心境轉折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另外,安約娜的花癡、毒舌和男扮女裝的外貌有著十足的喜劇效果,穿插於沉重的劇情中有相當大的調劑作用。


安約娜帶來不少喜劇效果。(圖片來源/Instagram

飾演男主角的韓國演員池城演活了七種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他於韓媒受訪時表示:「比起說演出了七種人格,不如說那些都是我的性格。比如說我也有約娜的性格,小時候對媽媽會像約娜那樣撒嬌,約瑟想要自殺的心情,在這麼長的人生中也曾有過。申世奇的話,男人都有想要表現得比較男人一點的心態。我小時候也會做運動、打扮得比較奇特。這些人格的面貌,其實都是我本來就有的面貌。」這恰好與劇中女主角的台詞有所呼應:「活在這身體裡面的,不再是分散的碎片,而是像拼湊在自己位置上的拼圖一樣,成為更美麗的一幅畫。」

 

抽絲剝繭 揭示人性

第一集一開始,就是一個人在剪報的畫面,報導內容皆圍繞在男主角的家庭背景和兩起意外事件,導演以懸疑手法暗示主角罹患人格分裂症的背後因素。在層層地抽絲剝繭後,罪魁禍首指向長期對其施虐的父親,還有試圖隱瞞真相的奶奶和母親。然而,後面幾集卻推翻了導演引導觀眾的推測,受虐者轉向主角無血緣關係的妹妹,也是劇中的女主角,主角患病的真正原因是對自己無力保護女主角的自責,還有對父親的恐懼與憎恨。

劇情除了明顯地斥責施虐者外,也對旁觀者有了進一步地解釋:旁觀者和施虐者一樣都需受到譴責。除此之外,劇情諷刺人們因為「利益」而冷血,就如主角所言:「知道我秘密的人都變得很有錢,但沒有一個人願意當我的朋友。」主角的堂哥車奇俊更以他患病的秘密作為武器,要在股東大會時公布,以打壓主角競爭社長大位的資格。

相比之下,女主角的家庭與之呈現相當大的對比,雖無血緣關係,但女主角的父母對她視如己出,家庭氣氛歡樂。女主角單純的個性如淤泥中的水蓮,她與車道賢的愛情、與其他人格的友情以及與寄養家庭的親情,在豪門家庭的爭權奪利和過去慘痛的回憶中,顯得格外珍貴,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如此自然、毫無心機,此劇對於人性的黑暗面雖有諸多描寫,但基本上還是肯定人性的正向溫暖。
 

正面態度 自信堅強與釋懷

該劇運用主角的內心變化,傳遞出三種價值觀:自信、堅強與釋懷。在主角最無助的時候,自殺型人格安約瑟出現,在頂樓地板上留下「Kill me」的訊息後,準備跳樓自殺。而女主角偷偷地將之改成「Heal me」,並決心擔任他的主治醫生,幫助他走出陰霾。這段為此劇的主要轉折點之一,將自己比喻成城堡中的怪獸的男主角,從封閉自己,轉為正視自己疾病,並決定無論事實多醜陋,都要找回過去的回憶然後面對它。


主角留下Kill me的訊息。(圖片來源/dramajjang

「你的記憶就是我的記憶,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因為我就是你。」男主角對鏡中的申世奇如此保證,他的意志讓其堅強、他的自信讓其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在找回所有的真相後,雖然心中充滿著恨意和愧疚,但最後還是選擇與女主角一起和過去道別,釋懷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幸福。

劇情尾聲,安約瑟留下了一句法國詩句:「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表達出雖然辛苦但是不能放棄的心志。無論是在高自殺率的韓國,還是任何一個地方,【Kill me heal me】所傳達的人生態度,是值得被再三反思的。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記者 《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