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動畫長片 票房求突破
臺灣動畫長片 票房求突破
記者 侯怡安 文 2015/06/23
近十年來臺灣動畫長片在臺北的票房,以動畫佔片長百分之四十的【BBS鄉民的正義】票房2169萬元臺幣為最高,其次是【鑑真大和尚】,再來依序為【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紅孩兒:決戰火焰山】、【魔法阿嬤】。
今年(二○一五年)二月上映的【奇人密碼】臺北票房為589萬元,相較於二○一四年國片在臺北之平均票房1152萬元臺幣來說,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實際上,【BBS鄉民的正義】算是個動畫長片的例外,因為影片仍以真人演出為主,但它依舊申請到了文化部民國一百年的動畫長片輔導金400萬元。本片導演林世勇在《放映周報》的專訪中解釋道,原本是設定動畫佔影片七分,但因為:「動畫製作非常燒錢,每次拿劇本去找金主談,他們一聽到這是動畫片就被嚇到,因為過去臺灣動畫都很慘,資金需求相對又高。」所以才更改動畫的比例。
臺灣票房 難回收預算
根據資料顯示,除了大愛製作的【鑑真大和尚】外,其餘動畫長片皆無法以票房收入來回收成本預算;其中又以【奇人密碼】成本預算3.5億,而全臺票房2000萬最為虧本。
依據《經濟日報聯合財經網》提到,「【奇人密碼】收入來源有電影票房收入、海外授權、發行DVD、音樂及周邊商品等,票房不如預期,不過周邊商品還可以認列。」至於是否可以只藉周邊商品的收入來填補偶動漫娛樂損失的1.9億元,仍有待後續觀察。
僅【鑑真大和尚】票房收入大於預算;
而又以【奇人密碼】為票房收入與預算相差最大者。(圖片來源/侯怡安製)
大成本製作在臺灣
反觀美國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3】和日本吉卜力的【神隱少女】,預算遠超於臺灣動畫長片,卻都能在當地僅由票房就回收預算,甚至在全球創下預算五倍以上的票房成績。但是若只觀察【玩具總動員3】和【神隱少女】之臺灣票房就可以知道,鉅額預算無法僅靠在臺票房回收。
未來臺灣動畫長片若要再次挑戰大成本製作,除了需要積極尋求票房以外的收入,拓展海外市場將是另一項重要考驗。
【玩具總動員3】和【神隱少女】,兩部電影
都能在當地國內僅由票房就回收預算。
(圖片來源/侯怡安製)
回歸問題本質,不論製作動畫長片的預算多不多、能不能藉由多方收入回收成本,最重要的還是:觀眾究竟願不願意買單進電影院觀賞。如何呈現一則好的故事、讓觀眾認同動畫中的角色並且有所共鳴,對於製作團隊而言,才是本質上最需重視的課題。
資料來源:Box office mojo、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臺灣電影網、臺灣電影年鑑、臺灣動漫創作協會、開眼電影網、studio2talks動畫十三講座〈觀眾真的在意預算嗎?〉、動畫筆記本臺灣動畫票房:整理者Alane 、《中時電子報》2015/1/12〈臺北2014 電影票房負成長〉、《遠見雜誌》2015/2/12〈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 指標意義大於實質內容〉、《經濟日報聯合財經網》2015/2/24〈奇人密碼票房不佳 霹靂獨跌停〉、《放映週報》2012/8/9〈你的正義,不等於我的正義【BBS鄉民的正義】導演林世勇專訪〉
![]() |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