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

凌晨喧囂 聲聲不息

看看黑夜的勞動者,如何營運基隆崁仔頂魚市場,為基隆打造海口的特色。

凌晨喧囂 聲聲不息

記者 王雪琪 文  2016/01/12

築地市場是日本有名的魚市場,魚販每天早起,摸黑提供最新鮮的魚貨以及海產。在台灣的基隆市,早在清領時期就存在的崁仔頂魚市場,素有「台灣築地」之稱。雖然規模不大,不過基隆崁仔頂魚市場在台灣批發市場中,卻是漁獲種類最豐富及多樣化的交易市場。每天從清晨一點,一群魚販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為了生計以及維持人們每天對新鮮漁貨海產的需求,擺攤等待顧客上門採購。深夜基隆街道的某一處傳來魚販們的叫賣聲,在市民們心中習以為常。那是被保留的基隆海口歷史文化之一,也是基隆市民寶貴的生活回憶。


魚市場入口處看似寬闊,實際上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空間讓人走動。(照片來源/王雪琪攝)
 

一些顧客跟魚販一來一往、討價還價。有些魚販不只販售海產,還有一些自製醃漬品。
片來源/王雪琪攝)
 


魚市場的顧客群大部分為日式料理店、海鮮快炒店、大賣場或是批發商的業者,他們都是大量採購,
所以電動三輪車在魚市場隨處可見,方便搬運魚貨。(片來源/王雪琪攝)​
 


新鮮的魚是魚市場主要賣點,攤販上的魚整齊排列,方便顧客選購。(片來源/王雪琪攝)
 


魚市場的拍賣員喊價拍賣,顧客們圍著他們,希望能競標到價錢好的魚貨。(片來源/王雪琪攝)
 


魚市場也有販售除了魚以外的海產。(片來源/王雪琪攝)​
 


鮑魚非魚市場的主打海產,不過新鮮的鮑魚還是受到顧客青睞。(片來源/王雪琪攝)
 


趁著空檔,魚販忙著利用記事本記下帳目。(片來源/王雪琪攝)​
 


魚市場轉角處也可看見專賣其他海產的攤位,還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新鮮田雞。(片來源/王雪琪攝)
 


火紅的紅蝦可說是攤位的賣點,吸引顧客光顧。(片來源/王雪琪攝)​
 


魚市場旁的街道有專賣早餐及小吃的流動車,這是市場工作者的能量補給站。片來源/王雪琪攝)
 


崁仔頂魚市場每天晚上都會風雨無阻地營業到早上五點。有些顧客早早來光顧,滿載而歸,
而有些卻在魚市場快要結束營業才來。(照片來源/王雪琪攝)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記者 《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