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些該死的左撇子
關於那些該死的左撇子
記者 劉以寧 文 2017/01/10
據估計,全球約有10%的人口是左撇子。
依據考古學上的研究統計,約從50萬年前左撇子的比例就已經固定。
生物學研究,一個人要成為「左撇子」,或是「右撇子」,從來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而是從在母親子宮裡就決定了慣用手的基因。
即使如此,在過去的歷史中,左撇子時常被視為不祥、邪惡的象徵。
L
L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個左撇子,他不了解為什麼自己會跟別人不一樣,但他就是知道自己慣用左手,用左手做起事來總比右手順手得多。他爸媽因為他是左撇子,帶他四處求神問卜。到廟裡給乩童法師收驚作法;到教堂給神父牧師驅魔禱告;最後甚至帶他去看了醫生照X光。「我們的孩子怎麼會這樣?明明我們都是右撇子,為什麼會生出他這樣一個不正常的孩子?」父母這樣質問醫生的時候,他才知道,原來身為左撇子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為了逃避父母一而再,再而三越顯荒謬的「治療」,L開始假裝自己是「正常」的右撇子。他在父母面前假裝用右手吃飯、寫字,雖然字醜了些,吃飯更是常常掉得滿桌,但父母看見「治療」似乎有了成效,感到非常欣慰,「你多練習,不管怎樣都要用右手,用左手實在太奇怪了,根本違背自然。」L將視線從父母殷切的臉龐移開,第五次用筷子試著夾起面前的滷蛋,點了個頭當作回應。
離家以後,L依然隱藏自己慣用左手的傾向,因為父母告訴他身為左撇子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所以L也盡其所能地隱藏自己的「不正常」,但是他還是沒辦法摒棄自己的天性,所以在沒人認識他的城市裡,他用左手拉開易開罐的拉環;用左手提重物;在餐廳用左手拿刀切牛排;在家用左手寫字……。
某天回到老家探望父母,L坐在飯桌前,勉強地用右手拿起筷子夾菜,卻因不習慣而將飯菜撒得滿桌,隨之而來的是父母的責備:「都這麼大的人了,還不會用右手拿筷子吃飯,你到底為什麼不能當一個好好用右手的正常人呢!」他沒說話,只是默默的將飯桌收拾乾淨,然後揹起行李走到大門前。
離開前,他回頭望向既傷心又憤怒的兩老,忍住將要潰堤的眼淚。
「身為左撇子,我真的很抱歉,你們不應該把我生下來的。」
G&B
B今年40歲,他有一個左撇子的伴侶G。B自己是左撇子這件事情,父母從來沒有察覺,他也隱藏得很好。B其實不確定自己的父母對於左撇子的看法是什麼,只知道他們的信仰中嚴厲否定左撇子的存在,也不允許信徒擁有左撇子的伴侶。B很愛他的父母,因為不想讓他們失望,所以他們也從來不知道G的存在。
G,很幸運的生在一個相較起來開明許多的家庭。父母並不介意小孩是不是左撇子,反而比較在意G活得快不快樂。他們時常一起回到G的家中,和G的父母共進晚餐,不必遮掩自己拿筷子的左手,餐桌上他們的碗筷也會被貼心地放在和平常相反的方向。B時常想,若是自己的家也能夠這樣,該有多好。
當他們在路上牽手,路人們投以鄙視的眼神,有些甚至告誡身邊的小孩絕對不能變成左撇子,不然就會跟他們一樣噁心;當他們到商店裡購買左手專用的商品,總會得到店員好奇的眼神,偶爾會附上一句再白目也不過的問句「所以…你們真的是左撇子喔?」「你們真的是用左手寫字嗎?」;當他們在出了意外後,試著跟醫護人員解釋他們的伴侶關係時,只得到冷漠的拒絕和差別待遇。
來自信仰的壓迫更全面,也更深刻的影響B的生活。B曾經看過許多次,憂心忡忡的信徒帶著自己的左撇子家人或朋友,端坐在由信徒們和傳道者圍成的圈裡,配合眾人頌歌、符咒和經詞的禱念,被逼迫大聲說出自己的自然傾向是一種原罪,並承認自己的存在是天理不容的,求上天的饒恕和關愛。B看著多數在圈中的左撇子最後以崩潰收場,看著父母真心為這個「驅魔淨化闢邪」儀式感到開心,不禁打了個冷顫。
B時常感到不甘心,是不是左撇子早在出生前就被決定了,就跟黑人與白人、男人與女人一樣,由基因決定性狀的表徵,並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為什麼無論是家庭、信仰、法律以及整個社會,都在對於左撇子的不得已,齜牙咧嘴地咆哮呢?
T
T並不是左撇子,甚至跟原生家庭的認知一樣覺得那是很奇怪的存在。
直到T上高中,遇見了她。和她同班的時候,T覺得她真的是個奇怪的人,用左手寫字、運球,甚至連掃地的時候掃帚都拿在左手。T決定要離這個父母口中「不正常」的人遠一點,所以當班上一群人嘲笑她的怪異行徑時,T雖然隱約感到不公平,卻也沒有站出來替她講話。
上了大學,他們很巧的進了同校的法律系,又正好同房,兩人也漸漸地變熟。T發現她其實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不僅說話條理分明,提出的論點也鞭辟入裡,在系上的表現十分出色,宿舍房間也是一塵不染,十分乾淨。而她用左手寫字時的怪異姿勢,在T眼裡也漸漸不那麼異常,他甚至覺得相較起其他人,她很特別。但她的優異表現也引來了很多人的忌妒和討厭,於是同學間開始流傳關於她的謠言。
「用左手超奇怪的,那會傳染,不要靠近她。」
「左撇子就不應該存在在世界上。」
「她成績那麼好一定是作弊來的!他爸爸媽媽一定沒有教好她,才會變成左撇子。」
會在面前說壞話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時間,同學們只是避免接近她。她總是坐在教室的後方,周圍的座位必定是空的,下課時只要不小心和身旁的人擦肩而過,就會聽見微弱卻清晰的咒罵聲。T不是不能理解那些同學的想法,畢竟他也曾經認為左撇子是應該被矯正的行為,但和她相處過後,T並不覺得她和一般人有什麼差別,唯一的差別,只是多數人的慣用手都是右手,而她是左手。
在面對這些惡意的時候,她並沒有回應,她身邊的T想回擊,卻被她制止了。「我是左撇子,對他們來說那就是我的原罪,我已經習慣了。」T卻擔心這些沒有被制止的霸凌會變得更加嚴重,所以他盡量和她同進同出,為她擋下一些惡意的玩笑,無視那些同樣也波及到他的咒罵。
那個禮拜,T必須回家一趟。臨走前,T告訴她要小心一點,注意安全。「沒關係啦,這種事情早就習慣了,沒問題的。」她笑笑,送T上了客運。
但T回來學校的時候,她已經不在了。
那天,原先惡意的玩笑突然失控,他們彷若中世紀「獵巫」一般的追逐她,手上拿著棍棒,抓著了就是一陣痛打。她最後被追打到那棟正在施工的大樓樓頂,然後他們看著她墜落。
「沒關係啦,我習慣了。」T不清楚那群人最後怎麼了,只記得她說出這句話時,眼中隱隱閃著的淚光,還有她強扯出的笑容。
對於左撇子的污名能夠殺死無數個人。這樣的逝去,每多一個,都太多了。
創作理念
左撇子由基因決定,想用左手或右手寫字,事實上與旁人無關。性傾向也是,相愛只和愛情中的雙方有關,外人無權贊成與反對。希望有一天,同志也能夠像左撇子一樣,成為一件再普通也不過的事情。
![]() |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