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編劇 困境與突破
解析台灣電影編劇所面臨的困境,及探討可能的突破方法。
台灣電影編劇 困境與突破
記者 李瑞彥 報導 2017/06/14
在看台灣電影時,人們通常都可以說出一些較為知名的導演以及其作品,然而一問到編劇,卻似乎沒有幾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電影產業中的編劇,雖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台灣的產業生態卻長期忽略了編劇的地位及重要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來自許多層面,但是並非沒有方法可以改善。藉由訪問電影產業中的前輩及第一線工作者,能夠看出台灣電影編劇真正的需求,以及需要如何做才能夠達成目標。
縮圖來源:Script
![]() |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