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子梅竹特報1號

梅竹賽 充滿熱血最重要

梅竹賽於2008年邁入第四十週年的賽事,雖從開辦以來歷經停賽、爭執…等不愉快的過程,但在兩校師長及學生的努力之下,仍舊持續舉辦這個代表競爭,卻也象徵著友誼的盛大活動。

梅竹賽 充滿熱血最重要

記者 鄭瑋津 報導  2008/03/08

梅竹賽在今年邁入四十週年,雖自民國五十八年開賽以來歷經停賽、爭執、暴力…等不愉快的過程,但在兩校師長及同學的努力之下,仍持續舉辦這個代表競爭,卻也象徵著友誼的盛大活動。

梅竹賽除了包含各式球類運動、田徑賽、棋藝、橋藝競賽等,更由梅竹籌備委員會(簡稱梅竹籌委)舉辦一系列讓一般學生也能夠參與的活動,如賽前的煮湯圓、烤肉、卡拉OK比賽和梅竹紀念商品販賣,而兩校在賽前的「嗆聲大遊行」也為激烈的梅竹賽揭開序幕,繼清大學生騎馬進交大嗆聲後,交大人也不甘示弱,伴隨著發財車,直搗清大的水木餐廳,交大資財大四的黃元辰表示,這是他對梅竹活動最深刻的印象,很High,很酷,和一般活動很不一樣。

此外,今年在歷經去年停賽風波後,由梅竹籌委舉辦了梅竹四十「大四喜」活動,包括喜上(梅竹)梢:兩校同學可在特定地點(清大:圖書館,小吃部,軍訓室;交大:浩然圖書館二樓大廳、女二舍全家、第二餐廳)取得留言的祝福小卡,寫上對梅竹賽的祝福並投入收集箱,由梅竹籌委把大家的勉勵及祝福話語掛上樹梢;第二項為「梅竹護照喜相逢」:梅竹籌委設計梅竹護照及一系列紀念圖章,觀眾可在入場時索取護照,並於觀賞比賽後獲得一個專屬紀念比賽章;開幕時的拔河友誼賽和聖火傳遞也是「大四喜」活動之一。除此之外,開幕時的啦啦隊、梅竹歌曲演唱和火力班的舞蹈也都為梅竹賽增添許多歡樂的色彩。

 

交大火力班

清大火力班
交大火力班走到清大觀眾席前嗆聲:「六連霸。」 清大火力班高喊:「梅竹成功,清大必勝。」

 

激烈的梅竹賽絕對少不了火力班的加油、吶喊,穿著兩校的代表服裝,賣力到各個比賽現場為選手加油,清大人社系葉渝旻表示,對於梅竹賽最深的印象便是大一參加火力班的經驗,她覺得真的很好玩,也更容易進入比賽的氣氛,她說:「那時候真的只要一進到比賽會場,就把交大的當成敵人一樣,最後雖然輸了很難過,卻不失望,有一種死而無憾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去火力班玩一趟。」

這些除了比賽以外的有趣活動總是讓梅竹賽生色不少,民國七十二年交大獲勝後,五、六舍同學拿沖天炮互射的奇觀;交大拔河選手因輸了比賽而全隊理成光頭;民國七十七年兩校合作策畫一系列的社會關懷活動,希望掃除前一年火爆事件的陰霾,將梅竹賽提升到社會關懷層面;九十年更有「千人接吻」的比賽。

清大、交大的同學現在或許為了比賽結果扼腕、雀躍或是難過,但在多年以後回想起梅竹賽,不會記得交大贏了幾年,清大贏了幾點,但這些充滿熱情與活力的青春事蹟,卻會成為我們對梅竹賽永遠的回憶。

千人接吻新聞回顧

記者 鄭瑋津
目前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四年級,選擇數位媒體學程做為主修,對於攝影、2D/3D動畫、設計皆有些許涉獵,曾到台北之音及聯旭廣告公司實習,2007年六月出版《忘了帶大腦出門》一書。 喜歡旅遊,尤其是和好友一起走的自助旅行;也很喜歡藝術,不論是攝影、隨手塗鴉、電腦繪圖和動畫都可以玩得津津有味,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天天想著許許多多的為什麼。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卻很過時地愛好紙製品,始終認為那些由1和0組合成的文字或圖像總有一天會消逝,只有緊握在手中的觸感才是真實。 關心議題:性別、流行文化、原住民族群、動物、環保、藝文。 我的部落格 我的書《忘了帶大腦出門》
記者 鄭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