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梅竹特報1號

清大女將 辛璧宇的桌球路

目前材料所碩一的辛璧宇,雖然學業和校隊兩頭忙卻兼顧彼此,實力堅強的辛璧宇今年庚寅梅竹是第三度參賽。對於自己身為正式賽清大唯一女球員以平常心看待,並分享對於桌球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

清大女將 辛璧宇的桌球路

記者 鄭伊婷 報導  2010/03/06

清大桌球好手辛璧宇在練習過後,面對鏡頭露出親切的笑容 (攝影/鄭伊婷)

桌球好手辛璧宇在球桌前展現的實力絕不容小覷,在球桌前一來一往的緊湊攻防中,性別早已不是影響勝負的問題。在經過民國九十五年清大選手楊敏的出賽爭議,改寫了梅竹賽的性別限制後,今年是辛璧宇第三度參加梅竹賽。對於身為正式賽唯一女性球員,辛璧宇表示平常都跟大家一起練習,並不覺得因為自己是女生而比較弱或比較特別。
 
「桌球正式賽之前沒有女生名額,現在能夠有為校爭光的機會,當然會很想參加,很珍惜這個機會。」辛璧宇說著。她認為桌球是少數男生和女生能夠互相對打的運動,這項運動並不只依賴肌耐力而已,還蘊含許多智慧和技巧在裡面。「我認為只要是好選手,大家都可以上場。」辛璧宇認真地表明自己對桌球的態度。



桌球陪伴求學路 重新省思自己的未來 
辛璧宇開始接觸桌球是在小學二年級,那時候他跟著全班的人一起報名桌球校隊,當其他人漸漸退出桌球隊時,她還是堅持留下來,從此便和桌球結下不解之緣。家住金門的她,高中時曾經為了追求更好的球技而轉入享譽「桌球女國手搖籃」之稱的金甌女中,並且在參加全國甲組桌球個人賽時,打入了前十六強,讓金門的鄉親們高興不已。但是在高一下學期時,辛璧宇體認到自己並不想將桌球視為唯一目標,於是又轉回金門高中。「那時主要是想跟她們打球,但後來覺得把當桌球當成正職會壓力太大,所以決定把它看作一項重要的休閒活動。」辛璧宇說。

在平日訓練時間的調配上,辛璧宇除了梅竹賽前的密集訓練外,通常教練都會依學生的學業壓力來調整練習的內容與腳步,「有時臨時有事不能來,教練也很能夠體諒,他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他很有智慧。」除此之外,辛璧宇也提到,雖然清大桌球練習場的環境不甚理想,球場的球桌數少,教練還是能夠有效的運用調配,這點讓她覺得相當敬佩。



得了冠軍 失了信心
當辛璧宇被問到第三次的上場是否緊張依舊,她給了個肯定的回答,「因為這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比賽,場地又那麼大,但就是要自己去調適,盡力去打。」談到曾經面臨過的障礙,辛璧宇表示雖然曾在大一大二的大專盃時拿到冠軍,但卻讓她不能調適大三大四時,參加小比賽所帶來的壓力。「大家會拼著我打,讓我壓力很大,由於之前拿冠軍,不能輸和不想輸的念頭帶給我很多心理壓力,尤其那時在忙推甄,又較少時間練球。」辛璧宇也表示,「不過也因為輸了幾場球,讓我的心態慢慢改變。」她提到雖然讀研究所會想以課業為重,但桌球也已經變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有時間就會跑去練球。對於今年梅竹和今後對自己的期許,辛璧宇希望在打球的思想方面,可以更加成熟圓潤,更懂得去掌握打好一場球。「不管是心態上的調整或是技巧上的變化,我希望能夠從思想上去努力。」即使自己畢業後將踏出社會,她還是會繼續打桌球,珍惜每一次打球的機會。 

記者 鄭伊婷
大家好,我叫鄭伊婷,是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100級的學生。家住高雄的我是個純樸的南部人,對很多社會大事都是後知後覺漠不關心,即使有稍微說得出口的議題通常也只是略懂皮毛,講不出什麼大學問。觀望現代社會的教育體制,常常憂慮台灣大學生的未來在哪裡,殊不知一切都是從自己做起---關心身邊的人,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我相信我們這一群身為國家未來棟樑的莘莘學子們,能做的絕對不僅僅是”死讀書”,而是充分發揮我們的活力與創意,努力團結起來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我期望不久後的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對時勢敏銳,敢說敢言並對自己負責,充滿感性與知性的優秀青年。盼請大家多多指教!
記者 鄭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