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籃下奇兵 李宛柔

放眼去年女籃賽場上,很難不注意到交大球員李宛柔,去年初次登場的她,頂著矮小的個子,卻主打掌管禁區的中鋒位置。今年她將擺脫新人的生澀,以交大女籃副隊長之姿,再戰梅竹。

籃下奇兵 李宛柔

記者 陳燕珩 報導  2012/02/26

壬辰梅竹將在本週末登場,近來台灣掀起的籃球旋風,使得原本就熱門的男女籃賽事更受矚目。放眼去年女籃賽場上,很難不注意到交大球員李宛柔,去年初次登場的她,頂著矮小的個子,卻主打掌管禁區的中鋒位置。今年她將擺脫新人的生澀,以交大女籃副隊長之姿,再戰梅竹。


李宛柔說在梅竹賽場上,心無旁騖專注於比賽中是最重要的事。
(照片來源/李宛柔提供)


修正自我 再次出征

目前就讀電機系二年級的李宛柔,雖是今年交大女籃登錄球員中最小的一群,但她給人的感覺,卻絲毫沒有一點稚氣。李宛柔就如同許多球員從小就接觸籃球,有趣的是她身高雖僅僅164公分,卻在球隊中擔任中鋒位置。「大家都看不出來,因為我很矮。」她笑著說。

剛開始教練鄭智仁也對李宛柔的身高感到懷疑,但因為球隊缺中鋒,決定讓她試試,果然後來她的表現不錯。而提及她本身擅長什麼球路,李宛柔的回答很有趣,她說:「我是那種打球動作很奇怪的人,但是可以把球弄進去,防守也還可以。」可說是在籃球場上扮演奇兵的角色。

至於問到是否滿意去年首次登場的表現,李宛柔毫不猶豫地表示去年犯規太多,在第二節就四犯的情況下,教練在調度上只能較保守。而四顆罰球沒能有效掌握,也令她十分懊惱。「今年會注意不要犯太多,至少要在場上待久一點。」李宛柔堅定地說。


交大女籃今年從寒訓至今進行了大大小小的比賽,對梅竹賽實質是種經驗累積。
(照片來源/李宛柔提供)


不論成敗 都是收穫

交大女籃上週才剛結束大專盃複賽的行程,緊接而來又是梅竹賽,李宛柔忍不住說:「真的很累!」她認為今年光是在寒訓的強度就比去年增加許多,因為流失主力中鋒大卡,整個球隊的打法必須作出調整。今年希望將速度加快,但他們年紀較小、經驗不足,速度一快容易造成失誤,也會消耗更多體力,這都是今年他們必須注意的地方。

另外教練鄭智仁曾提到比賽經驗不足的問題,她們也利用寒訓期間加以補強。李宛柔表示寒訓至今的友誼賽、城市盃以及大專盃,加起來共打了十六場左右,多了這些實戰經驗,「我們在處理球方面比較不會那麼慌,也比較不緊張。」李宛柔說。

此外,由於交大女籃體資生僅有三人,因此大專盃比賽時至少會搭配兩個一般生,在面對多為體資、體保球員的隊伍時,比賽強度相對是較強的。因此她們在受過大專盃的洗禮後,回過頭來打梅竹賽,在心理調適上反而較為輕鬆。李宛柔說她會鼓勵隊友:「梅竹賽清大再怎麼樣也不會比大專盃那些體保還難打,所以不要怕!」這也是他們今年在適應比賽強度上較有信心的原因。

儘管如此,李宛柔說清大今年的隊伍仍然不容小覷,「他們打法跟去年差滿多的,我覺得他們陣容很完整。」尤其清大女籃剛在大專盃一般組比賽中拿下分區冠軍,球隊整體的進步絕對不容忽視。雙方隊伍都將在今年比賽中展現不同以往的新打法,因此比賽的勝負難以預測,李宛柔自己也認為:「今年比賽會是五五波,應該會滿好看的!」

梅竹賽開打在即,李宛柔說隊友們比較溫和,沒有特別強烈的情緒反應,每天就是安份地練球、比賽,「不過大家心裡還是很想贏球啦。」而今年二度披上梅竹戰袍的李宛柔,則希望改善去年的缺失,以求最佳表現。


交大女籃球員們感情深厚,希望今年梅竹同心協力把勝利留在交大。(照片來源/李宛柔提供)

記者 陳燕珩
  嗨我是陳燕珩, 為了因應最近那股感嘆青春歲月流失的風潮, 不免俗替自己到了接手喀報的年紀小小默哀了一下, 我開始在想,有什麼會是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存在的東西呢? 我想應該是「不堪回首的過去」吧! 所以,我要坦然面對這一年的喀報, 希望無數個日子以後再次點入這裡, 會覺得有點稚氣、有點笨拙,但一切值得回首!  
記者 陳燕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