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報梅竹停賽特刊

澆不熄的滿腔熱火 火力班 

每年的梅竹賽,總是有群格外憤慨激昂,綁著頭帶、滿臉彩繪,始終雄赳赳氣昂昂、喊著整齊劃一的口號:「交大必勝!」、「清大必勝!」的熱血組織——他們是火力班!梅竹停賽,是否等於澆熄了火力班的炙烈熱火?

澆不熄的滿腔熱火 火力班 

記者 王宗瑜 報導  2012/12/25

每年梅竹賽的觀眾席,總會被燎原般的火紅,以及如虹的靛紫色各據一方,勢不兩立。其中,有群格外憤慨激昂,綁著頭帶、滿臉彩繪,始終雄赳赳氣昂昂、喊著整齊劃一的口號:「交大必勝!」、「清大必勝!」的熱血組織——他們是火力班。


熱血走一回

當校隊在梅竹競技場上彼此較勁,清大、交大火力班的聲援與示威也是賽事的一大亮點。他們除了替各自選手打氣、鼓勵,拉抬士氣,也不忘朝對手嗆聲:清大稱交大為「交大狗」,而交大則戲稱清華為「青蛙」或「清大便」;甚至結合時事喊出使對方困窘的詞句,例如前幾年的清大生不讓位風波,或是交大生火燒旅館事件等,皆被兩校火力班作為口號,三不五時使出以減對手氣焰。也在梅竹賽開打前,舉辦「清兵入關」、「踏清」等校園遊行活動,作為宣戰與耀武揚威之舉。雖然火藥味濃厚,互不相讓,卻也是一種充滿趣味與獨一無二的校際交流。


一片紫海的清大火力班,賣力替校隊加油、也不時與交大嗆聲。(圖片來源/喀報)

對於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的劉同學而言,參加火力班是一個體驗工科系傳統上的重要活動;清大經濟學系林同學則認為,火力班是身為清大與交大學生,一定要參與過的熱血團體。「我在火力班結交了不少朋友。甚至和有些人即使過去個性不合拍,都能在火力班相處融洽,因為大家有一致的目標和共識。」交大電子物理學系的王同學如此說道。

火力班最可貴的精神,在於成員們於短暫時間內所凝聚的強烈認同感。大家一心渴望勝利,一致刀口向外,眾志成城,對於就讀的學校有著無法名狀的驕傲與感動,以身為交大人、清大人為榮。曾擔任火力班班底,就讀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陳建安同學說:「火力班提供了讓我們聚在一起、能夠為了同一件事情賣命,共同嘶吼、共同打拚的機會。我們以交大為傲。」


失落的梅竹賽

因此,當今年的壬辰梅竹因選手資格爭議,由記點賽改為友誼賽,兩校的火力班在場邊高喊:「還我梅竹!」期望恢復以往競爭激烈、緊緊牽繫兩校學生心緒的傳統梅竹賽——那個讓大家得失心太重、讓交大在大幅落後時,火力班仍扯著已然沙啞的嗓子,帶領交大觀眾不停喊著:「永、不、放、棄!永、不、放、棄!」;讓清大在原本大勢已定的勝局被逆轉,清大火力班員們強忍盈眶的淚水,仍大聲而驕傲地唱著清大校歌的——那場梅竹賽。


交大火力班的每個人皆以交大為傲。(圖片來源/喀報)

癸巳年梅竹停賽的消息,更是震驚兩校的同學,不僅粉碎校隊選手們的期盼,也削弱了火力班的士氣與向心力。就讀交大機械工程系,擔任交大癸巳年火力班班長的林育凱同學表示,雖然今年的火力班有聲援打大專盃的校隊,不過卻只能號召少數人出來。「畢竟火力班原本就是為了梅竹而生的團體,大部分的人其實還是因為想看梅竹才參加火力班。」他無奈地說。

「一年一度的大事沒了,就像一年沒有過年、沒拿壓歲錢一樣。」陳建安說,曾經歷2010年更寅梅竹交大重返榮耀、2011年辛卯梅竹交大二連霸的他,沒有辦法接受停賽的決議。清大林同學也替新進的大一新生感到惋惜,「這樣他們就沒有機會熱血一次了,也不知道對清大真正的認同是什麼感覺。」,「加入火力班之後我才會唱交大的校歌,原來校歌這麼好聽!」王同學說。


永不放棄 依然炙熱

在訓練的過程中,若少了最核心的梅竹賽作為目標,將使火力班頓失重心,可能出現班員對梅竹賽漠然,或是集體退班等現象。不過兩校火力班班長皆對梅竹賽表示支持與正面態度,也不會因停賽而間斷他們的練習,並期許班員們在梅竹賽之前都保持著火力班精神:永不放棄

就讀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擔任癸巳年清大火力班班長的林柏帆,對於明年梅竹停賽表示失望,「不過無論如何,火力班還是會繼續為校隊加油,做校隊最強的後盾!」交大火力班班長林育凱也遺憾比賽遭到取消,「但火力班的立場就是跟校隊同進退。所以接下來如果有協調出比賽,或是其他梅竹相關活動,我們也一定會到場支援。」


默默地 最重要的一群

某些人可能會將火力班視為喧囂吵鬧而過分熱血的觀眾,然而在他們整齊一致的動作、響徹雲霄的口號背後,是經過了無數次的練習、背誦與層層考驗。翻版排大字、數十則口號,以及班長的一聲令下或手勢的變化,皆是班員需熟記而成為反射動作的。火力班的班底與班長,則肩負觀眾與選手的期待,需要快速的反應以即時給予校隊支援,在最好的時機引發共鳴、振奮士氣。在火力班中,每個成員都願意犧牲時間練習,甘願化為一片無臉無名的火海與紫海,用盡氣力替選手打氣加油。他們是榮耀選手、榮耀學校不可或缺的一群人。

與梅竹賽共榮共存的火力班,凝聚了眾人的心,激發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同時也讓清交兩校的互動更為創意多元。它的號召,讓過去人與人之間冷漠冰冷的高牆倒下,讓人懂得不求代價地付出、團結一心,當獲得光榮與感動的一刻便是值得。火力班的存在猶如鹽巴般重要,校隊的精采廝殺是一盤盤的佳餚,而火力班就是在熱火快炒中,讓美食更鮮活有味的關鍵之一。梅竹賽怎麼能沒有火力班,而沒有梅竹賽又要如何讓火力班炙熱地灼燒呢?

記者 王宗瑜
我是王宗瑜,名字很男人。但確確實實是個神經大條的開朗少女(不許叫我阿姨)。
記者 王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