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報梅竹停賽特刊

走過梅竹五年 臧傑皓

清大資工碩二臧傑皓參與梅竹五年,曾經參與清大梅竹籌備會三年,並在大四那一年擔任清大梅籌會總籌,升上碩班後加入諮議會。五年下來,角色的轉變以及梅竹賽的風風雨雨,讓對梅竹有多年情感的他有許多的感慨與期盼。

走過梅竹五年 臧傑皓

記者 戴裕蒨 報導  2012/12/25

今年清大資工碩二的臧傑皓參與梅竹相關事務已有五年,曾經參與三年的清大梅竹籌備會,並且在大四那一年擔任清大梅籌會總籌,升上碩班後加入諮議會。五年下來,角色的轉變以及梅竹賽的風風雨雨,讓對梅竹有多年情感的他有許多的感慨與期盼。


與梅竹結緣

回想起大一那年,臧傑皓覺得自己並沒有非常關心梅竹賽,對梅竹賽的印象只有「戊子梅竹清大輸了」。大二時,一起辦營隊的學長邀請他擔任梅籌的秘書,考量參與系學會以外的團體可以認識更多人、有更多經驗,便決定加入,而這一個決定也開啟了往後他對梅竹賽難以割捨的責任與情感。

擔任梅籌秘書其實沒有太多繁雜的工作,主要的事務是協助比賽的進行,大部分開會的時候也無權發言。然而,那年將他帶入梅竹的清大總籌,指派了一些秘書事務外的工作給他,處理這些事務時,臧傑皓更理解梅竹的運作、比賽爭議的糾結,也因為了解而有了自己的見解。

那一年爭議不多,印象中開最久的一次會,從晚上十點開始,一路討論到隔天早上五點多,那麼慢長的會議讓他一直印象深刻。回頭看屬於他第一年的梅竹,臧傑皓覺得相對來說順利,爭議也沒那麼嚴重,而且戊子梅竹比賽場地外移至新竹市立體育館,場面很大又能容納得了幾乎所有的觀眾,免去同學們排不到票的遺憾「哇!真的是很震撼!」臧傑皓覺得平常SBL使用的場地,清交兩校舉辦一個比賽就能把體育館擠滿,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由於前一年對於整個梅竹賽事有了新的體認與想法,庚寅梅竹時臧傑皓也加入了梅籌,但並非繼續擔任秘書的工作而是轉任籌委,因而有更多的機會能表達自己的看法「第一次拿起麥克風講話,很緊張一直發抖,一開始講『我是清大臧傑皓』,連聲音都會抖。」他開心地提起這段第一次的經驗。

另外,同時擔任宣傳組長的他,在準備與製作宣傳品的時候,也發現自己的朋友不少,原本不擅美術的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很多的感謝都點滴的在心裡。第一次接觸雙方對伍賽制的協商,發現有很多支微末節的地方,從選手資格到比賽規則,談的攏就很順利,萬一一直無法達成共識,那協商的過程就必須一直拉長,甚是煎熬。


在參與梅竹相關事務的這幾年,臧傑皓擁有一群好夥伴。(照片來源/臧傑皓提供)


辛卯梅竹 責任重大的一年

辛卯年臧傑皓擔任清大梅籌會總籌,第一個面臨到的問題就是清大梅籌人員的大改變,多了很多新血,一開始他滿擔心的,但後來發現新的人會帶來新的想法,不會陷入以往的窠臼。累積了兩年在籌會內的經驗,他覺得梅籌屬於任務性組織,向心力相對不如社團或者系上團體對於梅籌組織臧傑皓有著自己的期待,他也借助這一波改變,制定了一些籌會內的規矩,期望能讓清大梅籌會更有紀律與向心力。

臧傑皓發明的「血圖」的制度,要求大家要請假一定要親自告知,無故不來或者遲到,就會在每個人的血格上加上一格血,整張血圖就像賽跑一格一格累加,直到表單上的血格累積到一定數量,一格血算一股,一股份要付出一定的錢集資請大家喝飲料,讓被開會填滿的梅籌會多了一點樂趣。除此之外,這一年臧傑皓加強了與清大各校隊、社團以及梅竹相關組織的聯繫清大梅竹組織間互動、溝通良好,也透過清大媒體社增加了比以往更多版面的宣傳。


血圖制度的計算表樣式。(照片來源/臧傑皓提供)

辛卯年對臧傑皓而言又有不一樣的感受,不知道是否因為擔任總籌,有更多時候必須直接面對與交大梅籌各項事務的協商,或是梅竹賽爭議事件漸漸浮上檯面的關係這一年,他感受到更多的摩擦。辛卯梅竹還有一件事一直讓他耿耿於懷,比賽結束後清大梅籌沒有協助交大梅籌場復,回想起來他也說不清為什麼,離開交大體育館的當下,他的內心非常不好受,深深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還記得那一整個星期明明已經累壞了,卻很難入眠,後來也一一地向總召與交大梅籌道歉。

這一年發生的不少事情,包括與校內組織的協商、過程中兩校無法達成共識的談判,甚至在這一年圍棋和足球的停賽,以及在最後沒有協助收場,而必須為清大梅籌負起責任臧傑皓覺得這是能做最多事的一年,也是責任重大的一年,他說:「這就是大比賽,很累,但不疲乏,很值得。」


辛卯梅竹賽期間,三天只睡了六小時,只要比賽順利進行就覺得值得。
(照片來源/臧傑皓提供)


爭議不斷 無奈與憧憬

升上碩班後,臧傑皓改為梅竹諮議委員,往年諮議會並不會有太多的事務,唯有在梅籌遇上無法協商的事情時,才會額外召開諮議會開會。然而,壬辰年因為兩校對於比賽協定有各自的解讀,導致建立好的共識與實際上是有落差的,又因賽前並沒有發現,以及狀況發生後與各校隊沒有良好的溝通,以至於壬辰梅竹在比賽進行時有很多的突發狀況。壬辰梅竹事後,諮議委員被罵的很徹底,來自各方的指責讓臧傑皓有點灰心,諮議委員們都已盡力協商,卻還是落得人人喊打、裡外不是人的景況。

癸巳年,臧傑皓本決意不再加入諮議會,但與朋友聊天後,發現自己內心對於梅竹的憧憬,他還是希望能夠盡力一份力,幫助已經走樣的梅竹賽找回原本兩校的梅竹精神,無奈的是,癸巳梅竹仍然還是存有著太多難以達成的共識。


角色轉變 感觸良多

從對梅竹不關心的小大一,變成梅籌的一員,又接下總籌的大責任,最後進入諮議會,臧傑皓體會了不同身分的人對於梅竹賽的觀點,而身分上的轉變,讓他更能理解每一個說法與決定背後可能含有的因素。在面對與自己相異的意見時,他更能處理以前他總是擔心自己的決定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很在意其他人說的話,常常裹足不前,後來臧傑皓找到讓自己堅定的理念:沒有怎麼做比較好,而是不要一直變動,決定了就堅持做好。

走過梅竹五年,從相對平順,到近幾年爭議無解頻頻停賽,臧傑皓說到梅竹賽有很多體制上的缺失,例如:兩校舉辦梅足賽其實是球員兼裁判的情形,而規章上其實也有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才會導致兩校常常產生各自解讀不一致的狀況。

另一方面,他覺得該是時候大家冷靜下來仔細思考梅竹精神是什麼?「沒有人想要輸,但是為了贏而努力與因為努力而獲勝是有差別的。」他堅定地提出這個想法。此外,臧傑皓更強調:「當一有一個人覺得都是對方的錯時,那麼梅竹賽是難以找回來的。」真的都是一方的錯嗎?他覺得大家心裡其實都清楚的知道:不是的。

記者 戴裕蒨
哈囉!我是戴裕蒨,我喜歡大家叫我小花。 興奮的時候會搖來搖去,快樂的時候會笑得很燦爛,一人來瘋起來就不受控制。 有人這麼說過:「當我們在反芻過去的時候,能看到越多美好的一面,那就是越幸福也越有價值的時刻。」 我懷著忐忑的心迎接未來的這一年,期待一年過後,再次回憶起這一段時光,是嘴角上揚的。  
記者 戴裕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