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網球 前國手當教練
清大網球 前國手當教練
記者 包金 報導 2015/03/01
乙未梅竹賽開打在即,眾人的目光往往投射在發光發熱的選手們身上,而在背後支撐著這群選手的偌大力量,則是來自在場邊專注觀戰、默默耕耘的教練。
曾為國際選手 教練甘苦談
親切的微笑、炯炯有神的雙眼以及年輕的外貌,跳脫一般印象中嚴厲的教練形象,他是清華大學網球教練鄭為仁。他從小就對網球展現優異的天賦,還曾榮登青少年世界排名第五,之後更轉入職業網壇。但不久後,因為缺乏經費贊助,鄭為仁選擇回到臺灣,就此開啟了他的教練生涯。
鄭為仁說:「學生時代比賽只要獲勝都會有補助,但轉職業後,不論機票、教練費、住宿、食物等都要自行負擔,平時訓練很忙碌,如果瑣碎的事情都自己處理,會更難好好準備比賽,如果多帶一個人處理,相對支出費會大增。」除此之外,他也提到當時台灣國內的環境,缺乏成功踏上百名之列的前輩能追尋,也很少以職業選手當作未來的路,鄭為仁走得載浮載沉、不斷摸索。他表示:「雖然後來放棄,自己覺得可惜,但如果一直走下去,也不確定能打到哪裡。」在種種考量下,鄭為仁決定由幕前轉至幕後,由在網球場上拚搏的健將,化為一路支持著年輕選手的安定力量。
學生時代曾為國手,而今致力於從事教練一職的鄭為仁。
(照片來源/包金攝)
球員成敗 心理素質最關鍵
清大網球校隊平時的練習時間是星期一到星期四,男女會一起練習,但教練們會依每個人的實力和狀況,進行相對應的訓練。鄭為仁表示,當教練其實沒有比選手辛苦,因為選手除了要打好球之外,又不能因此影響課業,而且網球並不能速成,在時間調配上,需要花費很大的心思。他也認為,梅竹賽對校隊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但也要看得更遠,持續為全國大專盃而努力。
由於參與梅竹賽的選手都是一般生,教練們會比較著重在技能訓練。因為校隊裡的一般生,多半是對網球有興趣、國高中有接觸過並打下基礎的學生,不像競賽選手從小就接受大量的訓練和賽事經驗,因此,在歷練上相對缺乏,鄭為仁提到:「或許像安排打點等戰術,會有點影響到比賽結果,但最重要的是比賽當下,雙方實力相當時,選手在心理層面只要能夠克服,就是獲勝的關鍵。」鄭為仁本身豐富的比賽經驗與前國手身分,使他更能了解選手們面臨的壓力與狀況,進而有效地幫助學生調適身心去面對各種挑戰。
清大男網校隊合照。(圖片來源/乙未梅籌官網)
梅竹好舞台 展現自我光芒
對於即將到來的梅竹賽,鄭為仁表示:「梅竹賽對學生們來說,是很好的舞台,希望選手都能在這麼高規格的比賽中,不論輸贏、不會後悔地、盡力地去打一場精采的對決,也希望兩校能持續給學生這樣的舞台。」在他心目中,比賽最重要的不是勝敗,而是在青春的扉頁中,有機會留下汗水揮灑、熱血沸騰,並且毫無遺憾的回憶。
![]() |
記者 包金
長不大的男孩 獨舞 夜裡風霜歧路 還記得 第一眼的天空 心底的角落 那盈紫的情 那艷紫的詩 那幽紫的音 想留住沙漏的珍珠 想散出愛中的十字 想點燒希望的燈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