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啦啦 中場熱力四射
交大啦啦 中場熱力四射
記者 賴奕安 報導 2015/03/01
啦啦隊的中場表演在梅竹賽中的人氣每年都不亞於各個熱門賽事,雖然只是表演、不具對抗性
質,交清兩校啦啦隊在熱門賽事如籃球、排球的中場休息時間,進行約四十人、長十分鐘左右的大表演,吸睛程度不輸球賽本身。
近期的梅竹啦啦隊表演在二○一二年的壬辰梅竹。(影片來源/youtube)
龐大規模 超越大專盃
以大專盃啦啦隊比賽為例,隊伍人數為二十四至三十人,長度則為三分鐘,而梅竹賽表演的規模為四十人、十分鐘,相較下來,梅竹賽的規模為之盛大。對交清兩校啦啦隊而言,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兩項活動就是梅竹賽與大專盃,梅竹表演舉足輕重由此可見。
如此重大的表演是無法在短時間內速成的,隊員們必須犧牲整個寒假集訓,每天從早到晚,從最基本的體能開始加強訓練,因為十分鐘長的表演對於心肺功能、肌耐力的要求遠超越以往,之後才開始練習流程中的舞蹈、技巧、金字塔等。其中許多新生第一次參與大型表演,如何在上千觀眾的圍繞下面對龐大場子的壓力也是一道關卡。
每次練習,隊員們都全力以赴,即便只是舞蹈也非常認真。
(照片來源/賴奕安攝)
大小表演 炒熱梅竹氣氛
而在梅竹表演中又有大小之分,十分鐘長的大表演為開幕、球賽中場等大場合,小表演則是在像是二月二十五日梅竹夜烤等規模較小的活動中炒熱氣氛,長約四分鐘,並且是由大一新生們所表演,而兩者在其背後都有不同性質的訓練成分。大表演的規模、難度讓隊員們對之後的大專盃能有心理準備,小表演則是讓大一新生在沒有學長姐的幫助下完成一段表演,同時讓大二的新學長姐有一次自己設計流程的經驗。
對於啦啦隊,另一項梅竹賽的特點就是新的隊服,不但是啦啦隊的門面同時也是精神象徵。交大啦啦隊幾乎每一年都會換一套新隊服,發表的時間點正是在梅竹賽表演,新隊服的設計則是由當年的梅竹負責隊長負責。由於二○一四年並沒有設計新隊服,隊員們對今年的隊服也是滿心期
待。
交大啦啦隊大一新生於梅竹夜烤表演後合影。(圖片來源/交大競技啦啦隊提供)
睽違兩屆 再次燃燒梅竹
今年的隊長馮鈞鈺提到,對於未曾經歷過梅竹賽的她而言,今年的表演是項挑戰,不只是隊服的設計,完成如此多人的表演更是一項考驗。她也表示在這次梅竹賽的演出,其中加入了相當多創新的元素,也希望兩校能夠拭目以待。經過漫長的停賽風波,期待交大啦啦隊在賽場上的精彩演出能為選手們振奮士氣,熱血迎戰這等待已久的梅竹賽。
![]() |
記者 賴奕安
大家好 我是賴奕安 請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