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報乙未梅竹特刊二號

新賽制上路 圍棋復賽

梅竹圍棋賽因上場人數與職業棋士資格經歷多年爭議,終於在乙未梅竹復出。

新賽制上路 圍棋復賽

記者 林霈楨 報導  2015/03/07

因上場人數與職業棋士爭議停辦了兩屆的圍棋賽,經過清交兩校圍棋社不斷討論、與諮議會反覆協商,於前年正式訂定十一人上場,雙方至多有兩名職業棋士的新賽制,而乙未梅竹正是新制上路的第一場比賽。

翻開梅竹圍棋賽的歷史,職業棋士就像體資、體保生一樣,出賽資格倍受爭議。然而不同的是,體育分數可作為大學入學時的加分項目,在註冊登記時就和一般生有所差異,職業棋士資格則無法作為入學時的加分項目,只能算是個人額外的特殊才藝。另外在人數部分,交大曾希望沿用舊有十四人上場的賽制,清大方則想縮減為六人,經過兩校圍棋社長的努力,終於定案為目前的十一人。

雖然職業棋士並無特殊入學管道,長年以來清大圍棋社的職業棋士人數卻都遠多於交大。交大圍棋社長黃煜閔覺得無論兩方選手數多寡,職業棋士的上場人數都必須限制,即使未來兩校的職業棋士人數有所增減,最好能維持現在約六分之一的比例。但他也強調對上職業棋士的業餘選手並非完全沒機會獲勝,畢竟棋盤上瞬息萬變,而且「不管結果如何,都為他們感到驕傲。」

相反地,身為職業棋士,清大圍棋社的王湘傑則認為職業棋士同樣具有一般生資格,不應該被限制上場,他也不覺得自己一定是隊上的「鐵點」,雖然贏面確實比較大,承受的壓力相對也重得多,更怕因緊張不小心失常。

身為交大圍棋社主將的蔡和軒分析此次梅竹賽雙方的戰況,他表示交大的戰力相當平均,全部都是六段,但籤運不好,實力較強的三位選手不是對上職業棋士,就是遇到高一段的對手,蔡和軒自己便抽中和王湘傑對弈。回顧比賽,蔡和軒認為自己一開始佈局就落後,王湘傑則是穩扎穩
打,鮮少露出破綻。剩下兩位隊員也如同預期落敗,幸好其他八場比賽裡交大掌握了六局,才能以6:5險勝清大。

新制上路的圍棋賽,最快還得再舉辦一年表演賽,並於第三年經過諮議會通過才可成為影響總錦標的正式賽。無論是清大還是交大,都希望討論許久的新賽制能使未來的圍棋賽順利進行,不要再缺席梅竹。

記者 林霈楨
1993,天蠍座O型,會游泳,偶爾彈吉他,但沒有張士豪的帥氣瀟灑。 喜歡旅行的獨處、書頁的香味、搖滾的力道,三心二意。最喜歡文字的溫度,並以此為北極星。
記者 林霈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