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漢界 盤上爭鋒
楚河漢界 盤上爭鋒
記者 王鈞鋒 報導 2016/02/24
今年丙申梅竹棋藝正式賽,將於二月二十七號早上九點半於交大活動中心二樓舉行。離比賽只剩下幾天,選手們有些期待,有些則以平常心去面對。但對於本次比賽,同時也是選手們展現平時訓練的成果,以及為自己的學校與社團爭光。
交大象棋 螺旋式逐步提升
交大象棋社的指導老師周旭東說道,社團的比賽選手以平時訓練為主,每週三的社課他會講述一些關於象棋局面的講解,平時也會早到與社員一起下棋,並於棋局結束後解釋與分析。除此之外,也將社員們分成幾個小家族,每周一天互相約練並進行小型的比賽。除此之外,平時更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與網路來下棋,增加社員們的實力。對於今年的比賽,老師表示頗具期待性,「我們有一定的能力,雖然新血沒有社上幾位戰將那麼穩定,但仍有足以一戰的能力。」
社課時間,老師與學生對練下棋,以提升實力。(照片來源/王鈞鋒攝)
對於本次出賽人員名單,周老師提到,因為去年大一新生可能還不敢嘗試下場,所以今年是以挑戰賽的方式。先內定好六位出賽選手,再讓其他想參加比賽的社員與這六位對打,若是打贏的則可出賽。但老師也提到,今年有兩位資質不錯的選手受限於某些因素導致無法出賽,對此除了表示遺憾,也同時進行一場小型循環賽來選出遞補的兩位新選手。
身為出賽選手之一的社長黃敬偉說,去年梅竹賽敗於清大一分,除了因為運氣,清大選手的中局也比交大強一些,但開局的部分則相差不大。「最大的期許還是打贏,臨場不要失誤太嚴重,下一盤自己滿意的棋。」平時除了在社團的訓練外,在家也會利用手機來解棋譜,在網路上與陌生人下棋也會遇到光怪陸離的下法,但這些都是增強自己的技術。
本次出賽名單中,有兩位是今年的大一新生。就讀資財系的劉庭宇同學說,自己在外面有參加比賽的經驗,對於梅竹賽他是以平常心去面對。平時訓練則以社團為主,私底下除非有人邀約,否則並不太會下棋。不過對於賽制,他認為比賽時間跟外面比賽比起來太長,希望能縮短一些。
另一位選手曾敬升則表示,對於參加梅竹賽感到興奮與期待,訓練則多以網路與自我練習為主,在訓練時遇到問題則在社課時與其他社員討論。對於梅竹賽賽制,曾敬升選手表示奇怪且認為賽制不公平:「沒遇過梅竹賽這種賽制(六對六抽籤),象棋通常是循環賽賽制(算選手總分),以前在外面比賽也都是採循環賽,梅竹賽卻是以抽籤的運氣為主,這樣我覺得並不太公平。」
面對棋局,除了思考下一步外,也要推測對方的下法並破解。
(照片來源/王鈞鋒攝)
清大象棋 平常心看待
與交大不同,清大象棋社除了每周二會請指導老師趙奕帆來為社員們上課外,也利用網路資源,在線上進行象棋對練。網路上早期是以臉書留言的方式下盲棋,最近則是以副社長提供的網站,在上面進行虛擬象棋訓練。
而本次梅竹出賽人員,社長表示他們是採用大循環賽的模式,讓每位有意願參加梅竹賽的成員跟其他成員對打,最後再依積分的總和選出本次出賽的六位選手。
本次選手名單中有一位是國手,同時也身為副社長的大一新生楊上民ㄇ同學,對於本次比賽,他表示自己抱持著平常心去看待。「遇到強的就好好把握學習機會,棋藝相當的就去爭取勝利,如果覺得自己比對方強,也要小心不要被對手翻盤。」
梅竹棋藝賽 仍可加強
對於梅竹棋藝賽,周旭東老師提到,比賽中的自由時間為四十分鐘加十秒,超過的話則為十分鐘走十步,以學生比賽來說賽制過於高規格,「跟外面社會組常見的二十或二十五分鐘加十秒比起來,雖然是讓選手能最大化的去做思考,但時間相對來說過於冗長。」也提到外面比賽的賽制以簡潔簡短為主軸,並不會比賽一整天只下兩三盤而已。
清大象棋社社長許孝誠對此則說,梅竹賽主辦單位跟去年比起來改進不少,時間上沒有去年的過於緊湊,讓他在提供資料上不會太趕。對於比賽賽制,他認為目前這樣是可以的,「老師平時在網路上是教六十分鐘加三十秒的棋譜,時間長一點對練棋比較有幫助,思考也比較周到。」除了規則,他也提到目前梅竹棋藝賽較少人在看,希望梅竹主辦方能夠增強宣傳,以及提供現場直播的方式來讓更多人收看比賽。
![]() |
記者 王鈞鋒
傳科系上第一個澎湖人,興趣是廣播、醫療方向,喜歡毛茸茸的東西XD 2016的下學期開始關於獸文化的系列報導,雖然論攝影寫作等能力沒有很好,但還請各位看官請多指教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