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賽特刊

圍棋表演賽 不只是表演

梅竹圍棋表演賽即將開打,面對第二年的表演賽,除了準備比賽之外,選手也有許多話想說。

圍棋表演賽 不只是表演

記者 鄭宇茹 報導  2016/02/24

今年的丙申梅竹圍棋表演賽,將於二月二十七日上午九點半在交大活動中心四樓聯誼廳舉行。這是繼去年乙未梅竹復賽後,第二次的圍棋表演賽,兩校圍棋社也都趁寒假期間,舉行循環賽等方式挑選適合上場的選手,為即將到來的梅竹賽做準備。
 

選拔與訓練 兩校差不多

在決定梅竹賽選手上,交大圍棋社是採用循環賽的方式,在寒假期間讓每個人都能和他人對戰過一次,最後以戰績作為挑選準則。交大圍棋社社長廖庭解釋,因為他們並不希望只以段數作為出賽考量,他舉例:「如果一個五段的,砍贏了好幾個六段的,那就有機會被派出去。」而清大圍棋社除了循環賽之外,也會參考網路上的圍棋段數。如果網路超過七段,則會交由社上如職業棋士等實力更強的人來鑑定,不需要參與循環賽。

此外,在訓練方面,兩校選手也都指出,圍棋並不是一項常去社團就能增進實力的項目,比較像是「個人賽」、「鬥智」,因此是可以透過自己多讀棋書、多看名人的棋去思考,甚至不需要棋盤,用電腦就能看棋譜以自己下、自己擺、自己檢討等「自主訓練」的方式,來加強棋藝。雖然不同於球類校隊密集的訓練,但幾乎都有一周一次在社窩大家能聚在一起下棋、檢討的時間。此外,也會透過找外校或同校的職業棋士擔任指導老師講棋,帶給社員們對於圍棋的一些觀念,刺激他們的思考。


交大圍棋社大約一周會有一次的時間大家會聚在一起下棋。(照片來源/鄭宇茹攝)


交大圍棋 自估連勝機率低

去年交大雖然以六比五拿下勝利,但廖庭表示這次社上兩位最強的學長已經畢業了,也走了兩個六段的社員,今年雖然也補進了四個擁有六段實力的人,但和之前的陣容相比實力可能還是會差一些。而交大圍棋社大四的陳偉文則分析,根據梅竹賽圍棋表演賽的賽制,雖然雙方都能夠派出兩名職業棋士加上一名體保生上場比賽,但對於一名職業棋士與體保生都沒有的交大來說,面對擁有職業棋士、業餘棋士與體保生的清大,十一點比賽還沒開始,可以說是已經輸掉三點五點了,若想要獲勝,等於要在剩下的點數中拿下六點才有獲勝的可能,「如果他們還是去年的陣容,還有一點機會贏,但今年說不準,交大因為鐵點比較少,勝算也比較少。」陳偉文說。
 

清大圍棋 這次報名沒問題

清大圍棋社去年因為與梅竹籌備委員會溝通不良,而造成了部分實力優秀的選手出現在人氣票選,卻因為報名出問題而無法上場的憾事。對於今年出賽的陣容,清大圍棋社社長林子翔表示,約一半以上的選手會做更換,像是由於清大不只擁有兩名職業棋士,因此也會輪流讓去年沒上場的人出賽,此外今年也確定會派出一名體保生柯逸寧。但因為不確定交大會派出哪些選手,他們也無法預估這次的賽況會如何。
 

體保只是名稱 不是重點

身為這次圍棋賽即將上場唯一的體保生,柯逸寧認為,其實職業棋士實力是絕對大於體保生的,而且就算面對非職業棋士也不一定都會贏,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名稱就下定論。她覺得:「就算體保生梅竹不能上場,其實也是不痛不癢,因為外面的比賽對於圍棋選手來說,比較有實質上的意義。」目前就讀於化工大二的她,將來打算走本科系專業,即使擁有不錯的實力也暫時不考慮走上職業棋士的道路,「職業棋士生命和籃球員一樣,大概是二十歲到三十歲,非常短,因為之後腦力和體力都會下降。」柯逸寧說。


柯逸寧把圍棋當成嗜好。(照片來源/鄭宇茹攝)

對於今年將要第一次上場比賽梅竹,柯逸寧雖然表示期待,但卻不鼓勵自己的朋友來看她比賽,「因為轉播也只看的到棋盤,而且他們也看不懂。」她笑著說。此外,交大的王仁駿則是她最想遇到的對手,因為雖然兩人從小就認識,但在梅竹的場上相見切磋卻是難得的機會。
 

追夢少年 梅竹重新開始

相較於柯逸寧不打算考職業棋士,目前就讀於交大大二的陳政圪則是在去年梅竹賽後,便休學精進棋藝,準備男生只有在十九歲前才能考取的職業棋士資格。他說:「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職業棋士,原本就有規劃要休學一年,除了準備圍棋之外,也想順便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雖然原本就有心理準備考上的機會不高,但最終失敗的結果還是讓他難過失落了一陣子,在那段期間他便不碰棋,藉此沉澱自己的心情。今年回到交大後,陳政圪也預計以梅竹賽作為重回圍棋的第一步。


成為職業棋士曾是陳政圪的夢想。(照片來源/鄭宇茹攝)
 

轉正式賽 是期待也是壓力

圍棋復賽後,在丙申梅竹將邁向第二年表演賽,按照規定明年將有機會轉為正式賽計點。對於這點,林子翔表示,會努力爭取將圍棋轉為正式賽,但清大圍棋社認為目前的十一人賽制人數稍嫌多,七到九人會是比較理想的情況,「梅竹比較看整體實力,要找到一個社團然後可以派出十一個都很強的人比賽,其實是滿困難的一件事。」他說。但對於社團明明有超過兩名職業棋士,在場上卻只能派出兩位,雖然他們覺得這些職業棋士明明都是靠一般的入學管道入學,不讓他們上場其實有點說不過去,但一面倒的比賽既不好看也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對交大圍棋社來說,他們雖然期待,另一方面卻也擔心轉為正式賽後,因為雙方在職業棋士人數上的懸殊差距,遇上職業棋士必輸的情況下,還沒開始就輸兩點,若要計點入總錦標的話,會需要承擔「梅竹戰犯」的壓力。社員劉鈞庭透露,曾經多次向學校反應希望多重視招攬人才這塊,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學校不會為了梅竹賽去做招生」,讓他相當無奈。陳偉文說:「如果學校願意努力,甚至一兩年內能招收到職棋,會比較放心轉到正式賽。」
 

兩校共識 期待圍棋更受重視

去年梅籌就曾在選手進場時,發生印有圍棋社的紙臨時不見了,最後直接用手寫的事件,讓他們感到不被尊重,甚至揚言今年要是又有類似的狀況,他們便會拒絕入場。劉鈞庭認為:「如果今天是籃球隊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定會被罵翻,但圍棋就是沒有人理。」林子翔也說道:「清大明明有弈園,是有這樣的歷史文化,圍棋卻很不被重視實在很奇怪。」而交清兩校的圍棋社都舉例:「當籃球投進了籃框,大家會知道他得分,但當圍棋下了一步很妙的棋,沒學過的人根本很難看出來。」顯現因圍棋門檻較高,對於一般觀眾難以理解的無奈。他們期待下次若轉正式賽成功後,能有更多人能漸漸去理解、重視這一塊領域。

記者 鄭宇茹
追星族,迷妹,從小就立志要走傳播業。 在高中意外地與韓國OPPA相遇,自此發誓有天一定要去充滿泡菜的地方體驗生活。 一切條件普普,不期待生活發生驚滔駭浪,只求一生安穩而過。
記者 鄭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