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壘球社 看重團隊默契
清大壘球社 看重團隊默契
王貞懿 報導 2018/02/28
交大壘球社成立於2009年,清大壘球社則於2012年創立,而中間因2013、2014年梅竹停賽,直到2015年的乙未梅竹,壘球項目申請成功,變成表演賽項目之一,才使清交兩方的壘球社能在球場上正式較勁。
梅竹資深選手 第四年應戰
今年為第四年舉辦梅竹壘球表演賽,現在就讀清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二的劉瑋哲,為清大壘球社的隊長,亦是第四次參加梅竹壘球表演賽的選手。劉瑋哲大一時因參加系上壘球隊而開始接觸到壘球,後來逐漸培養對壘球的興趣。剛好當時系隊的學長也是創立壘球社的社長,邀請他成為社員,他才於大二下時加入壘球社。
劉瑋哲大三時參加了第一次的壘球表演賽,今年即將參與第四次,具有十分資深的比賽經驗。一路走來,劉瑋哲在社團中擔任過許多職位,從打雜的小弟、管理粉絲專頁的小編、處理行政事務的社長,到現在是負責帶動訓練的隊長。

劉瑋哲平時在壘球場上擔任一壘手的位置。(圖片來源/王貞懿攝)
在壘球社的四年時光,劉瑋哲經歷了許多成員的來來去去,而成員招募主要來自學校各個壘球系隊,只要有興趣並且願意配合練習即可入社,不過社員大部分都是大三以上。劉瑋哲對此說道:「因為社團的主力以碩士生為主,大學部都是慢慢訓練培養起,所以招募到較少大學部成員時,會有一個無法接班的斷層。」這也是社團將面臨到的困境之一。
建立團隊默契 場上一決雌雄
慢速壘球依規定最少需十名球員,是一項講求團隊精神及默契的運動。梅竹賽壘球項目出賽的都是兩方的壘球社,即便有社團訓練及加練時間,卻不像校隊的訓練能強制要求,需要成員自動自發。而劉瑋哲認為清大壘球社的成員參與度及出席狀況皆十分良好,在重要的比賽前,社團成員都會有自覺地空出時間參與訓練。
劉瑋哲表示,今年梅竹的準備模式與往年差不多,主要就是加強訓練、培養彼此的默契。此外,擔任隊長的他也需要帶動大家練球的氣氛,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團隊成員之間的契合度。談到今年梅竹壘球清大可能比交大優勢的地方,劉瑋哲先是謙虛地說隊上沒有實力特別突出的選手,不過整體的團隊氣氛相當不錯,在彼此實力互補之下,團隊合作算是清大較有自信的一點。

為今年梅竹比賽進行加練的清大壘球社社員。(圖片來源/王貞懿攝)
已拿下壘球表演賽三次勝利的清大,今年是否仍能延續氣勢再下一城,抑或是交大得以迎來首勝,3月4日上午10點於交大棒球場上,兩方將一決勝負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