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一期

凌厲與禮的結合 提劍迎梅竹

「劍道是需要全神貫注的運動,所有的事情都會在一瞬間全部結束,發呆就完蛋了。」林達生說道。

凌厲與禮的結合 提劍迎梅竹

梁書瑜 報導  2019/02/19

「當初是想說不要太宅,加一些運動性的社團好了,慢慢地打出興趣。」交通大學電機系大三、同時擔任劍道社隊長的林達生笑笑地說。從大一到現在,劍齡還不到三年,但坐在我面前的林達生信手拈來就是好幾個劍道術語,熱心地和我講解動作、規則,舉手投足間散發著對劍道的喜愛。

講究基本功 一步一步從不馬虎

「從一個劍道新手到戴上護具對打,中間大概是半年左右的時間。」林達生回憶當時剛加入劍道社,每天做的就是一些腳步、手勢的動作,「一開始覺得蠻漫長的,會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但還好後來進入比賽階段慢慢找到樂趣。」林達生認為劍道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對方一有動作,就要馬上判斷他會打甚麼、而你又要如何應付,縝密思考的同時如何乾淨俐落地出手,靠的是一次又一次反覆練習和經驗的積累。對於劍道林達生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它蠻考驗耐力的,像是雙方在對峙的時候;另外出去比賽有時需要一連打好幾場,如果要保持高度專注的話耐心就很重要。」

「這個動作叫『中段』,劍道都是以它為始,以它為終。」林達生解釋。(圖片來源/梁書瑜攝)

劍道之本——「交劍知愛」

訪談的過程中,林達生時不時以親身示範,好讓我這個外行人能更了解劍道的「門道」,當問及隊長所肩負的責任時,林達生爽快地說:「主要是氣氛,如果氣氛和樂,帶起來就不會有甚麼困難度。」一來一往的閒談中可以感覺出他是一個腦筋動得快、講話也快的人,或許在劍道場上,那短短幾秒定勝負的鍛鍊,不知不覺造就了他靈敏的反應力。

在揮舞竹劍的當下,我不免好奇「會不會擔心打傷對方?」、「或是怕被對方打傷?」這時林達生給出了答案:「我們劍道講求『交劍知愛』,在打的過程不是一定要把對手打倒,但是一定要竭盡全力,這是對彼此的尊重,結束後也會相互敬禮,是一項始於禮節、終於禮節的運動。」

此起彼落的竹劍、搭配一聲聲的叫喊,劍道,除了比誰堅持得更久外,更傳達了珍惜、渴望再次交手的意念。

關於梅竹 全力以赴就對了

「雖然劍道歷年來都是以表演賽的形式出賽,不過大家都當正式賽看待,必須全力以赴。」已有兩次梅竹經驗、今年將第三度披上戰袍的林達生說道。今年的己亥梅竹,交大將派出五位新生和八位老將上場,身為隊長的林達生也向新生們叮嚀:「首先是不要緊張,一緊張動作就會變僵硬,也容易自亂陣腳;再來比賽氣勢一定要強,可以透過喊聲來壓制對手,同時也舒緩情緒。」

小小一個社辦擺放了歷年來劍道社員們的輝煌戰果。(圖片來源/梁書瑜攝)

帶著最充分的準備,手起,一把交流之劍,正式揮向梅竹。

記者 梁書瑜
我好想去——天空之鏡
編輯 陳子與
生日禮物希望是一箱橘子
記者 梁書瑜
編輯 陳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