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禮儀 劍道的發展
榮譽與禮儀 劍道的發展
謝瀚陞 報導 2019/02/19
肅然的劍道場上,雙方選手以迅捷的攻防,伴隨著貫徹雲霄的呼喊,在每一次出擊中調和以靜制動的哲學。這項源自於日本的傳統格鬥競技,不僅僅展現了日本的美學精神,也代表了獨一無二的武士道文化,並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而從2006年開始,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所舉辦的丙戊梅竹賽,正式加入了劍道項目,由兩校劍道社代表出賽。
劍道的流變
劍道起初源自傳統武士的短刀格鬥。在群雄割據的時代背景下,除了發展出各種「劍術」派系之外,也衍生出了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則成為日本具象徵性的社會階層;而在江戶幕府時期,由長沼四郎左衛門所設計的訓練模式和竹刀防具,更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劍道發展。然而十九世紀面臨西方新興軍火的威脅,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政策下,很快的廢止了武士階層,並全面禁止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佩刀,使得劍術的社會地位急遽下降,甚至被視為過氣的時代產物。在一系列的西化運動後,許多日本人重新審視日本文化,廢除了武士刀的禁令,開始在軍隊和警隊中以劍術作為格鬥訓練項目,並在1919年將之正名為「劍道」,成為日本當代文化的傳統核心價值之一。

長沼四郎左衛門設計的竹刀和防具,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劍道發展。(圖片來源/Kendo World)
延續武士道精神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劍道在日本被視為軍國主義的象徵,一度被以美國為首的盟軍禁止,一直到1952年全日本劍道聯盟創立後,劍道在日本全國各地被推廣,作為校園中的體育課程項目,期望能增進日本人民的國家認同,且很快的隨著其他日本武術傳到世界各地,成為日本文化代表之一。而劍道作為體育賽事,訓練的不僅僅是體力上的成長,同時涵蓋一個人的意念和精神。延續了過去的武士道精神,在比賽開始前,雙方選手必須持劍相互敬禮,充分展現榮譽與禮儀的價值,也凸顯這項運動剛柔並濟的特質。
梅竹劍道新舊生賽制
雖然劍道已經是知名的運動競技之一,但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因為難以靠儀器感應積分,我們仍無法看到劍道賽事。在梅竹賽有14年歷史的劍道,今年分成舊生與新生兩種賽制。舊生賽制和以往相同,採用了兩支制,只要其中一方選手能在三分鐘內成功獲得兩分,則將由該選手拿下那一回合;而新生則為基本打擊,並由裁判依照姿勢標準裁定分數。去年清華大學於戊戌梅竹中,睽違七屆拿下了第二座冠軍,而今年的劍道賽並未受到全面友誼賽影響,將如期舉辦,新的一場君子之爭即將展開!
縮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