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一期

網球怎計分?你該知道的小知識

在己亥梅竹改為全面友誼賽後,排球、網球、桌球等多項熱門項目皆宣布停賽。然而,在往年的賽事中,網球在梅竹賽中仍是個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的重要賽事,為了避免大家遺忘,讓記者來幫忙複習一下網球的基本計分規則以及小常識吧!

網球怎計分?你該知道的小知識

蘇嘉薇 文  2019/02/19

網球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起源於十四世紀法國路易斯王朝時代,那時候宮廷中很流行一種用手擊球的遊戲,稱作「Jeu de Paume」,意思是手的運動。這項運動經過一些改良,原先的網子只是掛在兩棵樹上的一條繩子,且以手擊球,逐漸改成現在看到的網子及木製的球拍。傳到英國後,再慢慢的發展成現代網球,廣泛的盛行於歐洲。

特別的網球計分規則

首先先簡單的說明一下網球比賽中,盤(Set)、局(Game)、分(Point)的概念。根據中華民國網球協會所發布的網球規則,一場網球比賽中基本上有分為3盤2勝制(Best of three)與5盤3勝制(Best of five),其按照各比賽的規定而有所不同。而網球賽中一盤有13局,先贏6局者即贏得該盤,若是雙方比分為5比5,則有一方需連勝2局;若雙方各勝6局時,就會進入決勝局,即所謂的「搶七」。一局比賽中的計分法為0、15、30、40,在40分後若是再贏得一球便贏得該局。如果雙方的比分為40比40,這種情況在網球賽中稱為「Deuce」,這時候就必須有一方連贏兩球才能拿下該局。然而,為什麼網球的計分法跟一般球類運動不一樣呢?這其實跟網球的歷史有關。

網球計分法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據說在法國宮廷時期,為了比賽方便所以就地取材,用時鐘作為計分工具,每一次得分就撥動時鐘轉動一刻(quarter),即15分,因此一局為四刻,分別是15、30、45、60,轉完一圈即構成一個圓周;另一種說法是是由一位名叫琴高斯的人提出,他認為網球計分以15為基本單位,是參照天文學中的六分儀所制定出來的,六分儀與1/6個圓一樣共有60度,當時的網球賽一局為4分,而4個15度可構成1/6個圓,網球的一盤又是先贏得6局者得勝,6個60度相等於360度,亦剛好為一個圓周。

但為什麼會出現40這個特殊的比分呢?由於在英文中15(fifteen)與30(thirty)皆是雙音節,但45(forty-five)卻是三個音節,當時英國為了比賽時唸起來不會那麼拗口,於是把它改成雙音節的40(forty)。

網球術語知多少?

網球比賽中常見的術語。(圖表來源/蘇嘉薇製)資料來源:美國網球協會

上述提到的第一輪輪空(Bye),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安排對手,直接進下一輪比賽。舉凡對手受傷而無法出賽、失去資格,或是因為第一輪比賽的參賽隊伍為奇數等,都會構成不戰而勝(Walkover)。

此外,在網球比賽中的零分有個浪漫的術語,叫「love」。然而這其實跟「愛」沒什麼關係,僅僅是因為當時法國在進行網球比賽時,以畫一個很像蛋的橢圓表示零分,法語單詞中的蛋為「I'oeuf」,發音與英文中的「love」相似,因此從那時候起網球比賽計分時,「love」即代表零分,若是一局本方連得四分獲勝而對方一分未得,該局比賽就稱為「love game」。

關於網球這個體育項目,規則以及有趣的知識還有很多,難以用一篇文章齊述,但掌握以上基本資訊,就能讓你在看球賽時更加進入狀況喔!

縮圖來源:Pexels

記者 蘇嘉薇
想當一隻每天睡20小時的無尾熊。
編輯 陳子與
生日禮物希望是一箱橘子
記者 蘇嘉薇
編輯 陳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