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商店.共食廚房 互助共享的「禮物經濟」
免費商店.共食廚房 互助共享的「禮物經濟」
記者 洪千琇 報導 2017/01/19
新竹縣峨眉鄉的湖光村十二寮,是個湖光山色環繞、幽靜的客家庄,在這裡有一間2016年六月開張的「免費商店.共食廚房」。創立此店的是一對徐姓兄妹:徐健智與徐棋容,六年前他們隨著父親來十二寮開發露營區,在幫忙的過程中逐漸認識了這裡的人事物,也開啟了與當地的不解之緣。
以現代的方式重新包裝農村共享精神
徐健智說,「免費商店.共食廚房」的成立,是因為他們想要把以前農村時代互助共享的精神,以現代的方式重新包裝,傳達給大家知道農村可愛的地方與內涵,也希望藉此重新找回這些農村精神與文化。由於之前曾於克羅埃西亞看到一群民眾打造的「免費商店」,於是徐健智決定仿效這種方式來包裝互助共享的精神,並進行實驗。一開始他們先在自家門口放置一個小盒子,準備自己有的物資,並附上一張紙條寫著:「歡迎你免費拿,也可以放不要的東西進來。」結果一段時間後發現數量不減反增,多到家裡已放置不下這些物資,經過這次實驗,加上一年的籌備期,最後「免費商店.共食廚房」於2016年六月順利正式開張。
免費商店 避免資源過度浪費
「免費商店.共食廚房」以貼近生活的方式來旁敲側擊,傳達「禮物經濟」互助共享的精神,其執行層面如同店名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免費商店與共食廚房。首先,「免費商店」收集大家用不到的東西,也提供民眾免費索取想要的物品,每人每日限拿兩樣物品。徐健智說因為這邊是客家庄,客家人生性勤儉,很多東西都會覺得丟掉浪費、可惜,甚至還會幫忙他們修理壞掉的東西。一位受訪的居民也表示非常認同這種愛物惜物的用法,可以讓家裡囤放太多不需要的物品的人可以帶來這邊,同時讓有需要可以到店裡帶走需要的東西,讓物品真正達到物盡其用,避免資源過度浪費。
免費商店內陳列了各式各樣的物品。(洪千琇/攝)
共食廚房 凝聚社區居民感情
「共食廚房」是在每個星期三、六、日的中午舉辦共食的活動,收集許多露營區遊客吃不完的乾淨剩餘食材,附近商家賣剩的蔬菜等,並設置一個共食冰箱,不論遊客、居民都可以任意拿取或放置他們的食材,利用這些東西,做成一道道料理,邀請社區的民眾還有遊客一起來吃飯、閒聊,凝聚大家的感情,且許多社區居民都會主動供菜餚、幫忙煮飯等等,宛如回到以前農村時代的生活,左鄰右舍時常相聚一起、互相幫忙,很有凝聚力。一位受訪居民陳媽媽笑得很開心地說,有這樣的活動很高興,因為待在家裡就兩個老人家比較無聊、沒那麼熱鬧,很喜歡跟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自「免費商店.共食廚房」成立以後,每週的共食活動都是居民最期待的時刻,因為在此之前比較不會有常態型的社區活動讓大家參與,也沒有這種共食的習慣或活動,現在有這個活動他們都很開心,且大多數居民要不就是一個人住,要不就是兩人住,所以可以一起和許多人吃飯是件很棒的事,也讓社區居民們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每週三、六、日湖光村十二寮的居民都會到共食廚房一同共食。(洪千琇/攝)
「共食廚房」並非完全免費提供食物,而是遵循一個規則,一起共食的遊客可以決定要支付多少錢,或者是以另一種方式──「以工換食」,幫社區做任何事情,例如協助整理環境,但徐健智說其實大部分選擇投錢的人會比選擇以工換食的人多,累積下來一個月大概快一萬多塊。
另外由於十二寮的地理位置特殊,位處於休閒農業區,也就是觀光區,而裡面又包含一般住宅,尷尬的定位,讓有些居民並非全然歡迎觀光客的到來,因此,徐健智也希望透過共食這個大家都可以來參與的活動,讓本地居民與遊客在一起吃飯、聊天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彼此,打破原本的對立關係。他說:「會有對立我覺得是因為不理解,但是當你開始有對話後,開始有個窗口慢慢可以理解,相對衝突就會降低。」
以「免費商店.共食廚房」為中心向外擴散的社區營造
一開始徐健智他們純粹是想推廣互助共享的精神,後來慢慢意識到其實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在做社區營造,凝聚社區居民之間的感情,因此現在除了「免費商店.共食廚房」本身的經營之外,他們也開始舉辦許多延伸性的活動,以「免費商店.共食廚房」為中心向外擴散,進行社區營造。尤其徐健智提到,他希望互助共享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免費商店.共食廚房」,還能夠把這種概念應用在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的各種不同層面上。像是「行」的部分,因為這裡交通不便,所以他們目前有在推廣「搭便車」的活動;「育」的部分是「沙發客來上課」,希望找尋沙發客,跟在地的國小、國中合作,幫他們上課,教一些實用技能或是分享他們體驗到的文化;「樂」的話目前正在籌備中,結合他們所成立的另一間店──「木刻夢想王」的經營,計畫導入一種較永續、共享的旅遊方式。
儘管一開始做這件事時備受質疑,被認為是吃力不討好、也賺不到什麼錢的事情,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免費商店.共食廚房」已成為社區居民交流的中心,甚至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體驗,對當地居民而言帶來許多改變與效益,除了凝聚社區民眾的感情,也有幾位居民表示大部分在地人都是擺攤做生意的,因此也很高興因為「免費商店.共食廚房」而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徐健智說:「其實我們就是希望社區可以變得更好,透過這個東西,確實是有很多人為了這個概念、這間店而來,也間接帶動了周邊的產值,雖然沒有直接收益,但間接回饋給在地社區,這也是一開始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所以我覺得它是成功的。」徐健智與徐棋容成功打造了一個平台使人們凝聚於此,彼此交流,再次找回農村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並透過他們的熱情與希望,創造屬於自己、屬於十二寮獨特的故事,而這份動力也將帶給十二寮無可限量的發展性。
延伸閱讀:
![]() |
記者 洪千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