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婷制霸世界六大馬 跑出「馨」人生
王詩婷制霸世界六大馬 跑出「馨」人生
記者 王亘筑 2019/01/01
「跑步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重要,我不能不做那些事,當然也不能不跑步。」王詩婷說。王詩婷,她是台灣第一位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獲得大滿貫六星獎牌的女性跑者,也是新型態長照單位「仁馨樂活園區」的執行長。看著她說起馬拉松時眼神散發光芒的模樣,極難想像曾經的她,竟然是個運動沙漠。

現任「仁馨樂活園區」執行長,也是台灣首位制霸世界六大馬的女跑者王詩婷。(圖片來源:王詩婷部落格)
快樂為基礎,踏上跑步之路
王詩婷說,國小一、二年級時很喜歡跑步,然而從那之後一直到二十九歲,都完全沒有運動的習慣。直到有一天心血來潮外出跑步,竟沒有原因的愛上了跑步,從此為它著迷、越跑越多。在開始規律跑步後的半年,她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台北馬拉松,雖然報名的是九公里組,這樣的距離和全馬甚至是半馬都相差甚遠,但王詩婷仍舊認真準備。一跑完雖然感到十分疲憊、痛苦,但她竟然從此上癮,開始瘋狂報名各種大大小小的跑步比賽,悄悄地為日後完成世界六大馬的壯舉一點一滴鋪路。
王詩婷的第一場全程馬拉松,是朋友送給她的三十歲生日禮物,那時的她甚至連半馬都還不曾參與過。王詩婷說,她和許多人一樣,在經歷初馬時的想法都是「我怎麼可能」,不免會感到有些緊張與遲疑,但秉著事情既然決定做,就認真做好的心態,調整飲食、請教練為她密集訓練,在積極應戰之下,最後不僅順利跑完全程,也沒有自己原先的預想來的痛苦。
然而,準備馬拉松畢竟不是件一蹴可幾的事,問起王詩婷在剛開始時是否感覺到挫敗,她堅定的回答:「不會,因為我自始至終跑步的目的就只是為了快樂。我常常說最重要的並非成績、並非與人競賽,而我也不是被別人半推半就的,更沒有像是減肥等等明確的目的,所以一直以來對我而言跑馬拉松最重要的就是快樂、舒服、開心,有了這樣的基礎後,才去要求速度、成績,就不會覺得這件事是一種壓力了。」
1%體力,99%毅力挺過挑戰
「其實馬拉松考驗的並不是一個人的體力,而是意志力和耐力。」「比賽中途時常剩下最後1%的體力,能夠撐到終點靠的是99%的毅力。」王詩婷回憶參加過的馬拉松賽事,紐約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的艱困令她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在馬拉松賽前,選手必須攝取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但紐約馬拉松的前兩天,王詩婷因為食物中毒而感到食慾不振、頭昏想吐,幾乎沒吃下什麼東西,雖然有一瞬懷疑自己是否撐得住,但千里迢迢赴美參賽,豈可輕言放棄?何況當時王詩婷也不疑有他,只當作是尚未適應時差的不適。比賽前半段的成績還不錯,過了二十一公里後,腹部卻突然開始劇烈絞痛讓她冷汗直冒,但即使到了這樣的地步,王詩婷依然不容許自己停止跑步的步伐,只好掐著肚子強忍痛苦,甚至用力捏身上其他部位轉移注意力,每五公里抵達一個水站,才趕快跑廁所、補充水分繼續上路。
原以為,那是一輩子最慘的跑馬經驗了,沒想到在2018年的波士頓馬拉松,也是王詩婷征服世界六大馬的最後一場戰役,竟然遇上了更嚴峻的挑戰。比賽前一日,是波士頓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四月十四日,整個城市陷入異常的暴風雪之中,民眾瘋狂搶購手套、帽子……,但四月中旬有許多商家已經不再提供這類季節性商品。王詩婷從台灣前往參賽,自然沒有攜帶齊全的禦寒用品,甚至連備用的鞋、襪都沒有準備。比賽當天早晨是氣溫低於零度的暴風雨,在前往起跑點的路上,身上的五層衣物早已全濕透,手腳也凍得失去知覺。當天有九十餘人被送往醫院、幾千人次使用醫療站、菁英組選手百分之五十六棄賽。雖然當天王詩婷的表現不差,但她表示自己真的「從第一分鐘到最後一分鐘都是煎熬,超級痛苦、超級難忘」。

完賽後挂上波士頓馬與「蜜糖波提」大滿貫六星獎牌,王詩婷忍不住激動落淚。(圖片來源:王詩婷部落格)
不可或缺,生命的重要養分
「跑馬拉松,完全改變了我的生命。」王詩婷說,開始規律跑步的兩、三年後,自己在生理、心理都有相當大的轉變,不但健康、精神獲得改善,也改變了她的脾氣和耐心,這些對她在工作上都有很大的助益,畢竟長照本身就是個需要大量體力,高愛心、高耐心的的行業。不僅如此,許多工作上令她困擾的問題,在跑步的時候總是能夠得到解答。身為台灣新型態長照先驅,在改變舊模式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這時就需要非常多的創意、意志力與堅持來克服,馬拉松的經驗,帶給了王詩婷莫大的勇氣。從跑馬拉松的過程,他發現人們有能力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因此在工作上,當眾人認為事情困難不可能達成時,他就用馬拉松的精神,向大家證明:我們做得到。「就像人生初馬,當時總認為自己不可能。但事實上,我做到了。」

世界六大馬拉松,跑步人的終極夢幻殿堂
世界六大馬拉松包含了波士頓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東京馬拉松,以及倫敦馬拉松。雖然每場馬拉松賽事都採用標準距離,但每座都市都有各自的特色,每個競賽日也有它獨特的「個性」。除了影響比賽甚鉅的天氣因素,許多變項也都會影響選手的表現,像是有些賽道平坦,有些卻高低起伏。
六大馬的報名制度,有抽籤、慈善捐款(註:參與馬拉松的慈善團體會分配到部分參賽名額,參賽者可透過贊助捐款給該團體獲得參賽資格)、成績入選及旅行社的行程,在贊助商的企業服務也可能可以直接取得參賽名額。每個賽會抽籤的中選率各有差異,柏林馬及芝加哥馬是六大中較好中籤的賽事,如果有意參加,可以先從這兩場開始。紐約馬中籤不容易,去年只有約14.8%,而東京馬在入選六大後,中籤難度也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的中籤率僅約8.3%。但更甚的還有全球最難抽之倫敦馬拉松,中籤率屢屢創新低,近一兩年都低至將近4%。而身為六馬之首的波馬,並沒有抽籤的制度可以取得比賽資格。
對於跑得快的菁英跑者,六大馬都有可以靠成績入選的標準,每個場次標準不一。最寬鬆的是芝加哥馬拉松。成績門檻上,男性最嚴格的標準在東京馬,女性最嚴格的則是在柏林馬。而六大之首的波士頓馬拉松,由於採用了輪番制,以達標超過20分鐘的跑者先行報名,依序10分鐘、5分鐘及低於5分鐘的達標跑者。由於賽道負荷人數有限,額滿後,就算達到分齡標準,只要達標的幅度低於截止時間,也有可能會被拒絕入選。最特別當屬倫敦馬拉松,就算達標還必須提出證明有在英國長住才可申請,一般非英籍菁英跑者難以透過此管道入選,所以該馬在抽籤極困難跟外國跑者無成績認證的管道下,慈善捐款或是旅行社變成參加的主要管道。
六大馬基本資訊整理
|
東京馬 |
波士頓馬 |
倫敦馬 |
柏林馬 |
芝加哥馬 |
紐約馬 |
月份 |
二月 |
四月 |
四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中籤率 |
8.3% |
無抽籤 |
4.1% |
<30% |
<60% |
14.87% |
海外參賽者報名費 |
12800日元 |
250美元 |
80英鎊 |
125歐元 |
230美元 |
358美元 |
記者 王亘筑
老是跟截稿時間賽跑的拖延症患者,也是完美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