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對待動物——浪浪別哭店長洪士珉
平等的對待動物——浪浪別哭店長洪士珉
盧鈺珊 2020/01/15
11月底的冷風吹拂每個人的雙頰,台北市的街道也愈顯冷清,但暮秋的涼意卻冷卻不了城市溫暖的一隅。林森北路的巷弄裡,有間流浪動物中途之家咖啡廳,吧台邊有位綁著小馬尾的少年,一邊沖泡咖啡一邊看著狗狗玩耍,他就是「浪浪別哭」的台北店店長洪士珉。

洪士珉與店狗巴豆(圖片來源/盧鈺珊攝)
摸索與選擇自己喜歡的路
身為店長的洪士珉,在三年前加入了浪浪別哭的行列,已經三十多歲的他在大學時期念室內設計,畢業後覺得自己不一定是適合或喜歡室內設計,便開始一直在摸索自己喜歡什麼。
從學生時期在餐飲打工,到大學畢業後做業務,還在珠寶產業做過精工師傅,再到連鎖餐廳擔任管理職,洪士珉說,他的每一份工作都超過三年,這些日子不僅讓他得以思考每個行業的優劣勢,更讓他愈來愈清楚自己愛好,相較於做業務時所獲得數字上的結果,他會更喜歡手作得到的成就。
三年前浪浪別哭徵廚房助理,洪士珉認為,浪浪別哭有咖啡又有吧台,還有充滿動物的環境跟關懷流浪動物的理念,因緣際會下,他開始浪浪別哭的工作。
負責、友善與平等的家庭教育
與一般咖啡廳很不同,洪士珉說,在浪浪別哭工作,除了要熱愛餐飲、對服務有熱忱之外,一定要對流浪動物有善良的心與耐心,在一樣的時間與人力資源下,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舉凡教育流浪貓狗、對客人宣導觀念,例如「領養代替購買」以及「品種犬的迷思」。
受到家庭教育影響,洪士珉認為對待動物要負責與友善。洪士珉從小喜歡動物,但他父母說,在他擁有負責任的態度之前不能養貓犬,因此他養過魚、黃金鼠,甚至是蠍子、泰國蝦、以及蠑螈,終於在中學前養了第一隻狗。他面帶微笑的開心說道:「父母給的教育很重要,所以我樂見很多來我們店裡的家庭帶小孩的,我覺得這種教育是要從小就開始的。」 除此之外,洪士珉也珍視平等、希望打破品種犬迷思。他說:「我覺得生命的價值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因為他是某種品種讓你去做挑選。」對每一條生命都抱有負責任的心態,並友善、平等地對待每隻動物,是洪士珉這一路上的理念價值。

遛狗前的相處時間(圖片來源/盧鈺珊攝)
堅持與感恩的心面對困境
問起在浪浪別哭曾遇到的挫折?洪士珉表示,以前的工作經歷都是做管理、主管的位置居多,無論是業務或是餐飲連鎖公司的工作分配都很明確,雖然是做管理職,但要負責的事情都有範圍。但在浪浪別哭,必須要負責很多事情,包含餐點的品質與研發、出餐的流程(SOP),甚至剛搬店過來的時候要跟設計師討論廚房的空間、動線、食材,加上餐點成本、人力成本還有員工的教育與素質、面試,以及環境的維持與動物的狀況,簡直是一個人要處理一間店的所有大小事。
與此同時,他也強調對於員工的感謝。洪士珉說道:「對於來面試的人,我一定會強調一件事情,就是真的非常辛苦。」兩年前浪浪別哭從懷民街搬店至現在的林森北路,當時整間店只有六個人,還是在寒假的時候,「搬來後所有人一直在幫忙、忙到半夜,雖然如此還是撐過來了,儘管年紀還小,他們都願意留下來一起工作,真的很厲害。」洪士珉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可能沒辦法把事情做到最好,又要兼顧如此多事情,還必須要在人力很不足時在廚房一直工作,沒有其他時間來看這間店大範圍的狀況,覺得很失落。

餵食中的浪浪別哭貓區(圖片來源/盧鈺珊攝)
眼前即當下
當問到洪士珉的未來規劃時,他表示若沒有發生太大的意外會一直待在這裡,因為結合了他的興趣與熱愛的東西,他也想持續用自己的力量推廣「領養代替購買」與幫助每位員工,「最重要的還是眼前當下,我在這邊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要去盡我的全力、所能來幫助這間店越來越好,甚至是幫助來這邊打工的工讀生」洪士珉說。
![]() |
記者 盧鈺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