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傳播寫作)

台灣醫療轉送的困境及改善

醫療後送的轉折,台灣從零到有不斷的持續努力

台灣醫療轉送的困境及改善

張子烜  2020/01/15

盧立華:「其實醫療後送的觀念早在拿破崙時期就存在,在二戰中更是被廣泛利用,到現在的跨國醫療專機後送。」

盧立華認為跨國醫療這件事非常重要,因此他非常努力的在做這件事情,加上台灣目前政府並沒提供這樣的服務,因此民間的機構的存在更是重要,他說他們做這件事就像是社會責任一樣,不能只以營利為目標,只要是為了賺錢往往會因為錢而導致整件事情失真,而他也說政府做不太起來的原因是,行政的流程太複雜,再加上公費的醫生成本太高,還有公家機關的時間不夠彈性,考慮到事情的急迫性,盧立華往往都是一通電話確認好情況,器材準備好就直接出隊了, 只要能將病患帶回來是愈快愈好。

他也說到政府雖然沒有提供實質的轉送,但也做了多努力,像是宣傳出國相關的醫療服務。但是常常國人在外卻無法確實的找到相關單位來做諮詢,在加上即使找到了相關單位,也無法提供緊急的服務,因為相關單位並沒有完整的緊急事故應變措施、完整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標準作業程序),這也是我們政府部門真正需要改善的地方,有規範但沒有執行措施常常是我國政府的毛病之一,以至於有重大事故發生時,我國的行政部門會有無法應付的情形。 應該要更完善相關的醫療網路,除了制定政策之外,也要有執行的SOP才能夠及時處理問題,保障我國民眾權益。

 

 

相關文章【人命關天,乘著空中救護車的飛行醫生-盧立華醫生】

記者 張子烜
記者 張子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