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梅竹該如何應戰?
疫情之下 梅竹該如何應戰?
記者 楊世莉 報導 2021/02/28
自2020年的開端——新冠肺炎出現後,很多人的消失讓所有人驚恐和慌亂,習以為常的聚會和旅遊,都成了違規的事件,庚子梅竹賽事也因此被迫取消,讓所有期待的人們留有遺憾。今年因為台灣有目共睹的防疫成果,辛丑梅竹得以順利舉行,但在疫情的威脅下,場邊的防疫措施變得至關重要。
第一場與疫情共存的梅竹賽
疫情期間凡是進入人口密集的地方,量體溫和消毒雙手已成為生活中的習慣,口罩更以通行證的形式存在。而梅竹籌備委員會(簡稱梅籌)在計畫舉辦梅竹賽事時,面臨了以往籌備活動無需顧慮的問題。雖說梅竹賽僅僅只是清大與陽明交大兩校的比賽,活動參與者也無非是兩校的學生、教師以及貴賓們,規模尚未達到千人的大型活動,但籌委會也需將衛生福利部的防疫規定了解後,參考大專盃的防疫法規,擬一份適合梅竹賽的防疫計畫向上級報告,通過後才能往下進行活動計畫。

賽前排隊領票現場的入口,需經過工作人員量體溫及消毒雙手。(圖片來源/楊世莉攝)
窒礙難行的防疫措施
梅竹籌備總召林建丞表示,防疫計畫中最難以執行的部分為,某校方要求梅籌「準確的掌控每位觀眾的訊息」,例如:3月5日哪個場地中,哪個時間點以及位置坐了哪一位觀眾,因為票只需排隊無需付費,所以流動性頗高,無法確定當天排到票的同學,是否有將票轉讓給他人⋯⋯等等的問題,這也是賽前排隊領票時沒有進行實名制的原因。

梅竹籌備委員會的總召林建丞。(圖片來源/楊世莉攝)
就算掌握座位資訊太難執行,梅籌也沒有因此卻步,而是討論出另一種有效掌控的方法:將比賽現場的人員,分為一般觀眾、貴賓、工作人員以及參賽者四種人群:一般觀眾和貴賓在入場時,需要戴口罩、實名制,座位也須進行梅花座,在室內保持一定的距離;工作人員也同樣需要配戴口罩後維護場內的秩序;場邊的參賽者目前沒有要求梅花座和戴口罩,但若必要,也會要求參賽者及教練填寫一份防疫計畫申明書,確保防疫的實施。若觀眾在現場沒有配合防疫工作,將請教官幫忙勸導或是司儀當場直呼點名,以產生羞恥心的做法,維護現場防疫的計畫與其他觀眾的心安。
梅竹復賽 眾所期待
除了比賽期間的各種防疫計畫,賽前各項可能群聚人群的活動,例如:排隊領票時的防疫措施,梅籌也無一遺漏的努力實行,讓大家在排票時保持適當距離,量體溫、消毒以及配戴口罩。Facebook(臉書)的梅竹籌備委員會粉專中,排票資訊的貼文末,也有貼心備註防疫期間排票的注意事項,叮嚀所有人無論在賽前或比賽期間,皆不應鬆懈,保護好自己,也保護他人。

賽前排隊領票的現場,室內保持適當的距離。(圖片來源/楊世莉攝)
停辦一年的梅竹,在梅籌精心設計的防疫計畫下,將在下週如期進行。校園中隨處可見的運動景象,充滿了一股梅竹賽必勝的殺氣,就讓我們在安全的環境下,享受得來不易的比拼氣氛吧!
縮圖來源:楊世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