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梅竹賽前特刊

重啟梅竹 清大火力班班頭專訪

睽違兩年的梅竹正式賽即將在3月登場,而兩校的火力班可以說是梅竹賽的靈魂之一,讓我們一探國立清華大學在遭遇停賽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是如何重新架構起火力班的呢?

重啟梅竹 清大火力班班頭專訪

記者 白茹伊 報導  2021/02/28

在場邊奮力為選手加油的清大火力班。(圖片來源/清大火力班臉書粉絲專頁

每一屆的梅竹賽事進行中,總能看見一群綁著頭巾、揮著大旗,嘴裡喊著一連串加油口號的學生置身於兩校觀眾席,他們不僅能炒熱現場氣氛、感染觀眾,同時也是場上選手最堅強的加油後盾。這群熱情有活力的人,就是梅竹賽不可或缺的火力班,而負責帶領、管理整個火力班的人則稱為「班頭」,這一份不算輕鬆的工作,今年落在了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資工系的陳致詠肩上。

目前僅大學二年級的陳致詠,高中曾看到新聞報導梅竹賽時,場邊奮力為選手加油吶喊的火力班身影,當時他就覺得火力班看起來十分有趣,也在他心中種下想加入火力班的小小種子。後來考取清華大學後,獲得火力班招募新血的消息,抱持對火力班的美好想像,加上新招募時期提供的種種福利,陳致詠就這麼加入了清大火力班。但是那時的他並不知道,會因為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使梅竹賽陷入停辦危機,與梅竹賽密切相關的火力班也受波及,讓他後來當上班頭後,首次面臨火力班最大的招生危機。
 

接下班頭 才是挑戰的開始

去年庚子梅竹賽因疫情確認停辦後,火力班仍要選出下一屆的幹部,當屆火力班執秘詢問陳致詠是否想接下幹部,想擁有社團經歷的他沒多想就答應了。直到新舊幹部交接當天他拿到社長移交資料表,才發現火力班班頭一職落到自己身上。陳致詠笑說:「當上班頭實屬意外,但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源於連續兩屆正式賽的停辦,導致新生對於火力班是完全陌生的,更有部分新生認為,今年的辛丑梅竹賽也很有可能再度因為疫情無法舉辦,讓招生成為陳致詠上任後的一大瓶頸。」後來轉捩點為清大將火力班列入服務學習的課程中,吸引許多尚未修滿服務學習學程的學生參與,招生情況瞬間變的明朗。陳致詠也表示截至目前火力班已有62名成員,更多了許多外籍生的參與,的確是他始料未及的。

校方將火力班列入服務學習課程後,順利解決招生難題。(圖片來源/陳致詠提供)

即使順利解決招生難題,疫情還是帶來了一些影響,因缺乏去年實際上場的經驗,陳致詠在今年帶領新生訓練的過程中,需要自己去思考、琢磨很多細節。但他也樂觀的說少了既往的固定模式後,訓練過程中反而有些創新的點子浮現,算是意外的驚喜。另一個對火力班的不便則是在防疫政策的執行下,所有進場的觀眾都必須配戴口罩,但此狀況下,可能火力班造成音量變小或是口號變得模糊。還有防疫政策也限制了每場比賽的入場人數,陳致詠無奈的表示,這些政策迫使今年火力班必須強制分班,有些班員可能因此無法看到想看的比賽項目。

右二為清大火力班班頭陳致詠。(圖片來源/陳致詠提供)

班頭職責 傳統的傳承與延續

當班頭的過程看似不太順遂,但陳致詠覺得梅竹賽與火力班對兩校學生來說,是一種傳統與回憶。因此他覺得自己仍該負起責任,做好範圍內能控制的所有事,畢竟對於傳統能否傳承、梅竹的歷史能否延續,他的肩上還是有一定的重擔存在。最後他充滿信心的表示,清大火力班對於即將到來的梅竹賽已做好準備,比賽場上的嗆聲絕不會手下留情,陽明交大火力班請準備接招,期待兩校在梅竹賽場上相見!

縮圖來源:清大火力班臉書粉絲專頁

記者 白茹伊
多久沒爬格子QQ
編輯 孫國璽
我已在盡力把稿打完啦啦啦?
記者 白茹伊
編輯 孫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