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藝友誼戰!陽明交大奪最後勝利
橋藝友誼戰!陽明交大奪最後勝利
記者 黃新畬 報導 2021/03/05
今日賽程因由正式賽改為友誼賽之故,原表定開打時程延後三十分鐘,一輪(又稱一圈)比賽也從 90 分鐘縮短至 70 分鐘。一輪選手會拿到八副牌,上下午場各打兩輪,兩日賽程共計八圈。選手們於早上十點入場,正式敲響今日的橋藝終局之戰。
陽明交清 戰力安排各有千秋
橋牌為一考驗團隊默契、重視與隊友合作的比賽項目,因此如何安排上場的選手陣容極為重要。於此兩校各有其不同的人力配置模式:清大橋藝社社長陳敬霖表示,梅方會先讓選手各自找好搭檔,再依每場比賽當下的情況調動人力,「我們試圖以兼容並蓄的精神,像有些人的牌風比較激進,有些則比較保守穩健,不同的搭配或許會創造出很棒的組合。」適時調整,以求比賽中最大的效益以及最佳的成績。
至於陽明交大的人力調度則是極為彈性,通常打正式賽時以經驗豐富的選手為主力戰將,再同樣的依現場狀況做出微調,以達最佳狀態。然而竹方也告訴我們,今年因改打友誼賽,於是一改往常策略,下半場安排經驗多、牌齡較久的學長姐帶領學弟妹上場,讓人人有機會體驗梅竹賽,並且以交流、學習為此次之主要目的。

激戰兩天後,陽明交大勇奪此次友誼賽之勝。(圖片來源/黃新畬攝)
竹方選手:惋惜中重振力量
此次改打交流賽,竹方選手紛紛感歎遺憾,認為多少仍被羽球及棒球隊的爭端無辜波及,陽明交大資工大四的顏君緯於賽後分享道:「沒能打到正式賽真的很可惜,因為大四是最後一年打比賽了。」土木碩一的吳致緯也於一旁補充:「如果是打正式賽,對於人力調度、戰術都會有所不同。」然而此次友誼賽雖感惋惜,學長們依然擔起責任,帶領學弟妹下場與對方切磋交流。作為一個成熟的團隊,陽明交大橋藝社裡的學長姐們也有其引導後輩的辦法,如打比賽時會更包容彼此、若場上有失誤犯錯不會即時糾正,會等到賽事結束後才在場下與他們檢討、討論出下次改進的方法。

賽後選手們會聚集一齊討論賽中打法。(圖片來源/黃新畬攝)
橋藝是享受生命、勇敢冒險的藝術!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活和成長,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前陣子爆紅美劇《后翼棄兵》裡如此說道,應和了顏君緯於採訪時與我們分享的,「打牌其實跟科系無關,跟興趣、想像力大有關係。」打橋牌要靠著想像、在腦海裡建構出對家——也就是同隊夥伴的牌面,並且善用邏輯思考推導致勝方法。此外,了解隊友、熟知大家的打牌風格、習慣也尤其重要。橋藝不只是一場紙牌競賽,更是了解人、了解彼此相異特質的遊戲。
如同橋藝賽前刊的專訪選手、資工大四的李雍皓所說:「打橋牌的人真的像是活在另一個星球。」橋牌裡藏著各式各樣的秘密,關於叫牌、信號、制度等,「大家都不太清楚我們在幹嘛,很像在另個世界特立獨行。」(延伸閱讀:橋藝賽上,你所不知的風起雲湧)
賽後李雍皓及電控碩二的黃崇鑫笑談賽中趣事,他們說因為今年友誼賽狀況有別於正式競賽,到賽程第二日下半場時,竹方除了讓學長姊帶領學弟妹的上場,更在搶合約、也就是叫牌的過程中做了較為冒險、奮力一搏的策略。「但也是經過評估之後認為還 Hold 得住!所以才做了這樣的大膽嘗試」,因此更拉開了雙方的比分差距。

陽明交大橋藝的選手陣容。(圖片來源/黃新畬攝)
「人生如牌,牌如人生」,打牌時會遇到的各種不可預料的變動因素,所有困境都有賴當下清晰、沈靜的決定與應對,就如同面對自己的人生一樣。「你永遠都該照自己的走法,用最適合自己的佈局。」
此次梅竹橋藝圓滿落幕,雙方都秉持著運動家精神認真應戰,也為兩天的賽事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縮圖來源:黃新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