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族群觀念 熱情擁抱賽夏人
看淡族群觀念 熱情擁抱賽夏人
吳奕樺 2008/05/14
從南庄車站蜿蜒山路而上,密密麻麻的冷杉植物包圍著一個閃亮的民族。這是一個不同於南庄客家的另一個美麗文化。他們,在台灣文化默默綻放;他們,正敞開嗓子高聲歌唱;他們,墊腳尖跳著舞,心也跟著飛揚。左一個迴旋,右一個側彎,將賽夏文化展露無遺。
這裡是蓬萊國小,小小的佔地面積,只有71名學生。其中大部分是賽夏族,還有少部分的泰雅族和客家人。張玉蓮,本身是客家人,在蓬萊國小服務三十六年。今年剛剛退休的她,每天還是在蓬萊校園裡散步、種菜,幫忙清理雜草。雖然隨著年紀增長,記憶力慢慢衰退,但她仍記得住這裡每一個孩子的名字,總是很有朝氣地向每一個孩子打招呼。對她而言,蓬萊的意義,大過於任何地方。她在這裡用心三十六年,對蓬萊,她存放很多的感動。
喝水器具、臀鈴、菜藍、賽夏的每樣東西,對張玉蓮來說都意義非凡。(吳奕樺/攝影)
語言只是為了溝通
張玉蓮雖然原住民話不是說得很溜,但一些日常基本用語她已經能說也能聽。她說她僅僅是把語言當成溝通工具。她強調:「語言主要的目的是溝通,如果說我用國語可以跟你溝通,為什麼我還要用客家話或是原住民語言呢?」所以,她不是很堅持自己客家文化的傳承,她的孩子學英文也學中文,她完全贊成。孩子跟著世界語言的趨勢走,她認為是必要的。當然,她也不是反對延續客家的文化,她強調,一切都是依照孩子的意願走。閩南人不一定只能接觸閩南文化,客家人也不一定只學習客家傳統。當自己把族群這個觀念看淡了之後,會有一個不一樣的體悟,會發現人跟人相處,最大的界線不是族群的相同性,而是自己對族群差異的看法。
南庄是客家、泰雅、賽夏居住的交界,以客家人為大宗。東邊的東河村以泰雅族為主體,西邊的蓬萊村則是賽夏的文化主流。在這一塊土地上,三個不同的族群都保有本身文化的特殊性,也很融洽地互相影響,互相接觸。張玉蓮在這裡住了一輩子,接觸了很多原住民的語言,她笑著指著前方說:「我那一邊的鄰居都是賽夏族,不會說賽夏語也難。」她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山上,很少下山。因為山上大眾運輸工具不發達,公車兩個小時才一班車,一天三班。除了要購買一些日常用品和米糧或是特殊的事情之外,她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留在山上,安靜地待在這一片她熟悉不過的土地。
她叫日孟華,大大的眼睛,濃濃的眉毛,堅挺的鼻子,很可愛吧。(吳奕樺/攝影)
為貧困學童募早餐
張玉蓮沒有差別地對待客家人和賽夏族的居民。她也談起,以前她還在學校擔任職位的時候,常常有原住民小孩子沒有吃早餐就來上課,上課到一半就昏倒。她得知這些小孩子昏倒的原因,是因為沒有錢吃早餐,所以她將這些情形告知慈青社(專門幫助貧困家庭的服務性團體),請求協助。慈青社送來了麵包,蜜豆奶,餅乾,存放在她家中,以便每天早上讓那些沒有吃早餐的小孩吃,只要簽了名,孩子就可以到這邊領取一份早餐,養足一天活力。
前些日子有電視台要求採訪,內容竟是原住民獵殺動物惡習的報導,甚至懷疑這是不是造成原住民現有生存困境的報應?張玉蓮有些生氣地表示,原住民會有現在的情況,還不是因為我們這些閩南人和客家人祖先招致成的。漢人祖先從大陸移民到台灣,對原先住在這一塊土地的居民,燒殺搶掠。迫於無可奈何下,他們才會從平地遷移到偏遠山上。所以造成原住民現在窘境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祖先。她也說了,蓬萊賽夏族多屬於天主教徒,沒有因果報應的觀念,怎麼可以用他們不知道的概念,就任意的推論?
護家出草何錯之有
「他們真的有罪嗎?」張玉蓮認為,保護自己的家園是人類的天性,如果這樣,原住民為什麼要受到批評?以前他們出草殺人,為的只是殺雞儆猴,警示漢人不要侵犯他們的土地。如果這樣的想法有錯,那當初的鄭成功和丘逢甲,都應該遭受同樣的斥責。異族的荷蘭人和日本人,都應該被趕出這一塊不屬於他們的土地。對原住民而言,我們不也是異族嗎?一樣是保護自己的土地,一樣是抵抗異族,為什麼一個要被讚揚,另一個卻遭撻伐?在她激動訴說的同時,窗外,漆樹的葉子因為風吹,恰巧不由自主地顫動。
當初來到蓬萊國小,張玉蓮並沒有想到之後自己會花那麼多時間投入在賽夏文化裡,也沒有想過她會有三十六年的時間,靜靜在旁邊看著每一代賽夏孩子的成長。在時間緩慢流轉中,好多的小孩長大了,看到這一群孩子都有好的未來,張玉蓮真的很高興。她微笑看著蓬萊國小操場正在練習賽夏舞蹈的孩子們,眼神閃爍著對他們的驕傲和一抹微笑。
張玉蓮抬頭看著天空中飄浮的白雲,風一吹,很自然吹皺後又聚攏在一起,像是偶然際會下,罩住她和蓬萊。操場上原住民孩子正舞動著跟著節拍,七十一雙小手隨著音樂來回擺動。站在樹下,葉子篩落夕陽的餘暉,輕輕的打在她的臉龐,張玉蓮眼睛微瞇,感受著蓬萊鄉獨有的感動。
![]() |
記者 吳奕樺
大家好,我是巴西,本名吳奕樺。 追著自己喜歡的未來感覺很棒, 但更加珍惜我和家人擁有的一切 喜歡低調 不喜歡很多人的公眾場合 希望剩下的一年多時間 我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