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梁煥波 創作歌曲無數 為家鄉北埔譜鄉歌

梁煥波 創作歌曲無數 為家鄉北埔譜鄉歌

謝昌錡  2011/05/14

  梁煥波是一位教唱客家歌謠的老師。出身於新竹北埔的他,講著一口流利的海陸腔客家話,十三歲開始接觸樂器,在二〇〇一年新竹縣客家金曲獎中獲得最佳客語歌唱作曲人獎,並且入圍同年同獎項的客語歌曲男演唱人獎和客語歌曲作詞人獎。他在二〇〇七年時成立了「三皮客家藝術團」,推廣客家歌,並寫了《有閒來北埔聊》這首歌歌詠北埔風情,被北埔鄉民視為「鄉歌」。

  梁煥波是個天生的音樂人,從小就接觸不同的樂器,也參與大大小小的音樂比賽。小時候對洞簫很感興趣,可是買一支洞簫動輒要價二十五元,家裡根本負擔不起,對音樂極有興趣的他只好自己動手做。國二那年他參加學校的樂隊,主要吹奏小喇叭。他對音樂的熱愛也表現在歌唱上,常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在南台工專唸書時,還曾拿到前幾名的名次。


平常客家歌謠班的上課方式就是由梁煥波親自彈琴帶動唱。(謝昌錡/攝影)

歌唱高手 創作展露深情

  後來梁煥波進入中山科學研究院當技術員,在中科院的合唱團裡擔任男高音,並在院內舉辦的第一屆卡拉OK比賽拿下第一名的殊榮,他也因此從參賽者一躍變成評審,還被指派去參加全國歌唱比賽。在全國賽中每個參賽者都是頂尖高手,這些音樂與歌唱的經歷都奠定了梁煥波教唱客家歌謠班的基礎。

  「第一次接觸到客家流行音樂是在二十六年前」,梁煥波憶道,那時的他走在夜市裡,聽到了鄧百成的《細妹按靚》、《皇天不負苦心人》這兩首客家歌曲,讓他當下覺得「客家」漸漸有了內涵,終於要「抬頭」了。

  那時梁煥波才剛參加胡泉雄老師的客家歌謠班。他表示,胡泉雄的客家歌謠教唱把客家三大調的音樂概念帶動起來,讓大家知道男生和女生唱客家歌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對客家文化帶來很正面的影響。「或許他正是影響我後來也投入教唱客家歌謠班的原因之一吧!」梁煥波回憶著說。

  因為客家歌謠班的啟發,梁煥波開始嘗試創作客家歌曲。可能是小時候聽多了野台戲,有了客家音樂創作的概念,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他努力自學,創作出不少燴炙人口的歌曲。

  他的創作靈感主要來自於個人經驗與週遭的人事物,像《夜半想子》這首歌就描述他思念遠赴高雄的兒子的心境,而《今年特別冷》寫實地敘述自己當年被中科院裁員的處境。不過情人才是梁煥波最大的創作動力,為此他寫下數首客家情歌,例如《難圓鴛鴦夢》、《夢中人》、《情深緣淺》、《解開情鎖鍊》、《相戀清水坑》等,都唱出了兩人深深的戀情。

薪傳教師 四處開班教唱

  過去這二十幾年來,梁煥波持續創作客家音樂,直到目前為止,寫過的客家歌有五十四首,其中二十幾首曾正式對外發表。這些年不斷的創作,也讓他榮獲新竹縣客家金曲獎數個獎項的肯定,所憑藉的就是那首描述他小學二年級時當花童,辛苦爬山路、扛轎子的《轎伕》一曲。他不好意思地說:「或許是歌詞內容是很實在的字句和非常客家的味道,讓評審選我為第一名。」

  梁煥波締造了許多第一:他是第一個用西樂伴奏客家流行歌小調的人,把客家音樂向外推展到另一個層次,不只創作傳統音樂,也創作客家流行音樂。擔憂客家文化會消失,梁煥波也取得客委會的客家歌曲薪傳師證照,以開班教授歌曲的方式保存族群文化。「薪傳師證照我也是第一批發放時拿到的!」梁煥波充滿自信地說。

  有豐富的客家音樂底子,並且會洞簫、笛子、胡琴、電子琴這些樂器的梁煥波,是客家歌謠班同學眼中的好老師。一九九九年起開始教唱客家歌謠,目前開課的地方眾多,包括中壢東興、竹東三重里、龍潭九龍村、蘆竹大竹村、中壢華勛里、大園、平鎮獅子林等,當然也有在自己的家鄉北埔教課,甚至還有一個班遠在台北新莊。

  梁煥波其實很想把客家歌傳授給學生,但他說「學生不一定會領情,就像中壢班的學生很不喜歡唱客家歌,每次上客家歌時背包背著就走。」但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有讓他開心的場面,例如新莊班的同學就很喜歡唱客家山歌。

  客家歌有分三大調和小調,三大調為平板、老山歌和山歌仔,平板有八種唱法,而老山歌男女都可以唱,山歌仔則有高調低調八度音,梁煥波認為教好客家歌是他的本分,但要唱好客家歌也必須靠學生自己努力練唱,從梁煥波每天都在教唱客家歌來看,唱功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吧!


梁煥波家中的2001年新竹縣客家金曲獎客家歌曲男演唱人獎入圍獎。(謝昌錡/攝影)

組三皮藝術團 赴日演出

  「三皮客家藝術團」是梁煥波一手組織、成立的演藝團體,取名為三皮,正是因為梁煥波的「波」字,它的成立宗旨是把客家歌推廣出去,發揚光大。藝術團表演的內容很廣泛,包含創作及歌曲演唱、民俗舞蹈、三腳採茶演出等,而歌曲演唱部分是梁煥波負責帶領演出,曾應邀赴日本大阪、東京參加關西崇正會、東京崇正公會之年度大會演出,也曾在龍潭鄉客家文化館的鄧雨賢音樂研習營表演。不過後來政府不斷減少補助,成立近三年的三皮客家藝術團在前幾年解散了,但梁煥波沒有因此挫敗,由客家歌謠班遞補,帶著學生們穿梭在各個活動的表演場合,繼續把客家歌曲傳唱出去。

  故鄉在北埔,梁煥波也替北埔寫了《有閒來北埔聊》、《北埔人,北埔情》兩首客家歌,而《有閒來北埔聊》這首歌還被鄉民認定是北埔的鄉歌,更有縣議員在公開場合常唱這首歌,曾經有段時間這首歌還成為北埔國小音樂課的教材。梁煥波開玩笑地說:「沿著這首歌的歌詞就可以逛透北埔了。」

  梁煥波對於北埔有種很深的情感,目前居住於桃園龍潭的梁煥波,每年都會固定回故鄉和家人團聚,有朝一日還是想要搬回北埔定居,重當北埔人。真是「北埔人北埔情」啊!

記者 謝昌錡
哈樓,I'm 謝昌錡 也是大目 是個憂鬱雙魚的兩極男孩 最喜歡寒暑假把以前密死的電影補齊 最喜歡上山找原住民小朋友們玩 最喜歡在FB上創一堆頭銜 因為每一個頭銜都是現在的興趣或者是想看齊的目標 而每一個頭銜都足以代表我的一小部分:)
記者 謝昌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