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蔘 從文史到藝文 一路走來
曾新蔘 從文史到藝文 一路走來
高綮翊 2011/05/14
走進曾新蔘的辦公室,裡頭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氣息,雕花桌椅、古瓷花瓶、潑墨山水畫等,都流露出濃厚的文學味,這些作品也凸顯了辦公室主人在藝術以及文化這方面有著相當高的品味。牆上釘著寫滿待辦事項的行事曆,密密麻麻的都是帶團參觀的時間,以及和村莊代表約好的見面時間。
曾新蔘目前任職於桃園縣龍潭鄉圖書館藝文中心,而他的工作就是將各式各樣的文化介紹給大眾。曾新蔘早年曾投入地方文史工作,但後來轉到圖書館從事藝文工作,原因是中間出現了一些轉折。他透露了一段往事,早在一九八九年,他就針對原住民文化做一些記錄和保存。他說,出於小時候對文化研究的喜愛,他選擇了相關的學系,之後就將所學用在文史工作上。而後在一九九四年,因客家運動開始蓬勃,政府也關注到這一塊,身為客家人的曾新蔘,很自然地轉而投入有關客家文化的文史工作。
曾新蔘(左)參與龍潭鄉公所的龍潭文化工作坊在新年時舉辦的活動(曾新蔘/提供)
找出鄉鎮特有文化
他表示,受到當時環境趨勢影響,有很多客家文化正在推行,在傳播方面也下了許多工夫,像是客家電台等,都是那個時期的產物。而受到環境的影響,再加上曾新蔘本身又是客家人,所以他很欣然的投入了客家文史工作這個產業。
曾新蔘說,當時一般客家人的客家意識不強,他和夥伴們的目標,就是盡全力去找出每一個鄉鎮特有的文化以及特色,還有這些特色背後的歷史,再去區分出屬於客家的文化。這個過程中碰到很多困難,像是根本不是客家人聚集卻有客家文化的村莊,算不算考察隊的責任範圍?一些不好的文化和迷信,該不該列出?這些問題都困擾著他們。
曾新蔘表示,在找出各鄉鎮的特色之後,接著就是架設出平台供居民使用,否則如果只是由政府或是地方文史工作室來領導這些事務,那成效一定有限。但是,如果是當地居民們共同發起這個活動,那改變必然會相當大。
培養在地導覽人才
「我們雖然無法要求他們要做到什麼等級,但是只要當他們發酵起來,未來的潛力將是無窮的」,曾新蔘語重心長地說。他強調,這就和社區發展理論是一樣的,凝聚了當地居民的力量,讓他們來主導整個客家文化的發展,而這些文史工作者只提供一開始的起頭,以及在實踐這些計畫時,提供一些過來的經驗從旁幫助,來實現他們的夢想。
文史工作進行一段時間之後,曾新蔘改行從事藝文推廣。他舉龍潭為例,現在這個鄉鎮裡面已經有許多社區在重新構築客家文化特色,但是在推廣方面缺少了一些經驗,需要有人來傳遞更多的客家文化知識給當地居民,除了能帶給大家更多的客家文化知識,同時也培養一些在地的人才,在未來能對這些城鄉進行導覽,讓這些城鎮受到大眾的注意。
喜愛客家文物與歷史
在訪問的過程中,不難見到曾新蔘對於客家文物與歷史的喜愛,或許也是因為這種熱情,支持他一路走下去。或許是他血液裡流的客家精神,讓他最終回到母文化的懷抱,並將它不被人知的那一面尋找出來,介紹給社會大眾認識。
那麼什麼是客家文化的特色呢?出生在桃園縣龍潭鄉的曾新蔘,是位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不過他認為在族群融合下,不管是客家人、福佬人或是外省人,其實很多地方都已經很像了,尤其是他的雙親長期經商,和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著很頻繁的接觸,自然而然,生活習慣也就漸漸一樣了。
平常曾新蔘(左一)就是這樣仔細地向民眾解說(曾新蔘/提供)
愛重口味食物 愛做醃菜
不過在一些生活的小細節裡,還是可以分辨出客家的不同。舉吃為例,曾新蔘表示,客家人的口味會比較鹹,也會比較油一些,會這樣料理一方面是因為容易保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客家人做勞力的工作,要流很多汗,所以特別需要吃鹹的食物。還有在使用食材方面,客家人常會將其製作成醃菜,像是蘿蔔、長年菜等,這也是因為這些東西通常都是自己種植後生產過剩的,所以只好自己保存食用,為了保存容易,也會將部分食物做成醃漬品。
曾新蔘說,在特殊的節目,客家人會料理的菜餚也很特別,例如在農曆春節快結束時的「天穿日」,主要是來祭祀女媧,此時客家人會先使用地瓜、蛋、香菜等食材做成餅,用來祭祀。曾新蔘強調,其實使用這些食材是有原因的,因為快過完年,有些食材吃不完,趁著這個節慶一起把用剩的食物清一清,「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客家人有多節儉了」。
節儉.互助.忠孝
除了節儉外,客家人也有互助的精神。曾新蔘說,天穿日之後就是「開工」了,客家人會邀請一些親戚朋友及商家來家裡做客吃飯,目的是要告訴他們「我要開始工作了,在未來的工作裡可能需要各位的一些幫助,麻煩各位來協助一下」,像是在插秧或是收成時可能需要不少人力,藉由這種方法,大家就能互相幫忙,創造出雙贏。
另外,曾新蔘指出,客家人很重視「忠孝」兩字,在祭拜祖先的時候,整個家族的人都會到,因為祖先都葬在同一個大墓穴裡,此時大人小孩都會出席,在過程中,大人也會將「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觀念傳給孩子們,所以自然而然,孝的觀念就被烙印在腦海裡了,這也是他從小到大奉行的精神,未來也一定會將這個精神繼續傳下去。
![]() |
記者 高綮翊
高綮翊 1992年製造於桃園 2010年考上交大 喜歡吵鬧,也愛安靜 隨興做事、隨緣生活 嗑爆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