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昌 艷紅花布 「衣」見鍾情
林詩昌 艷紅花布 「衣」見鍾情
賴巧純 2011/05/14
鮮艷紅布上綴著大朵牡丹花的客家花布哪裡找?是傳統市場、客家老街、還是阿嬤的衣櫃?不,在目前很「潮」的西門町紅樓廣場的創意市集裡就有。一位外表帥氣、打扮新潮的年輕人,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一派悠閒地坐在攤位後面聽著音樂,他就是曾經得過「全球漢服回歸設計比賽」優秀獎的客家花布設計師、大囍堂公司老闆-林詩昌。
客家花布 單純的喜歡
來自南投縣魚池鄉的林詩昌,在學生時代學的是劇場藝術,劇場藝術包含舞台、燈光、服裝等領域,當時他選修的是服裝,一開始學作戲服,到後來設計流行服飾,畢業前就已經開始自己接案子了。離開學校後林詩昌建立自己的品牌,早期的「汨羅虎」,設計以時尚的單品為主,和客家花布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二〇〇五年林詩昌成立「大囍堂」公司,內容以有客家花布元素的服飾為主,平日他都在大囍堂的工作室工作,週末則到西門町紅樓廣場的創意市集擺攤。
林詩昌從事客家花布設計多年,因為家裡從沒講過客語,一直到兩年前掃墓時,才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擁有四分之一的客家血統。在還不知道自己的客家身分前,林詩昌就已深深著迷於客家花布,一開始只是很單純地喜歡這塊花色,進而去了解它的歷史、背景,後來就一頭栽進了客家花布設計的世界。
一般人看到客家花布的花色,可能會認為這樣的圖樣只會出現在老奶奶身上的骨董衣服,可是林詩昌將客家花布貼上T恤、熱褲、背心,在流行服飾中放入傳統文化元素,成功將傳統與流行結合,在自創品牌的市場中,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喜歡客家花布的畢竟是小眾,可是一旦喜歡上了林詩昌的作品便會成為老主顧,連藝人何篤霖都是他的顧客。
假日在西門町的紅樓廣場,就可以看到林詩昌擺攤的身影。(賴巧純/攝影)
牡丹、大紅囍 受歡迎
林詩昌的每項作品從布料挑選、設計草圖、車縫、剪花樣到擺攤販賣,全都自己一手包辦,凡是日常生活中想得到的作品他都會想要設計、生產和製作。他的作品走休閒輕鬆路線,客家花布上的大紅牡丹花辨識度很高,他將花布剪成不規則狀貼上T恤、褲子、背心,尤其是「囍」字特別受日本、香港客喜愛。
林詩昌目前的作品主要以針織或是有彈性的T恤布料為主,其他布料的運用則仍在開發中。他笑著說,「衣服說穿了也不過就是幾個圓筒狀接在一起而已。」設計對林詩昌來說就是這麼容易,創意彷彿信手拈來就有,毫不費功夫,有時甚至「發呆」,也會有源源不絕的靈感。林詩昌強調,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成為他設計的靈感,有時候只要看個電視或是散步,靈感就會自然迸發出來。
先天色弱 劣勢變優勢
原本想當畫家的林詩昌,當初為了要報考一間完全中學的美術班,去學作畫,卻意外地發現自己有先天性色弱。林詩昌說,雖然他的世界中,顏色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但這對於服裝設計其實沒有什麼影響,反而可以設想出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配色,完全不受傳統色彩學的限制。色弱對藝術家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甚至是遺憾,但林詩昌將先天的缺陷轉為自己特有的優勢,區隔出另一個市場來。
對於藝術,林詩昌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相信沒有人是不會畫畫的,許多人嘴巴嚷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但林詩昌說:「沒有一個人不會畫畫,只是畫出來的線條自己認不認同而已。」素人畫的線條是學過畫的人已經遺失且永遠畫不出來的,而那正是最原始、最純真的東西,他從來就不相信有人不會畫畫,只是自己把標準訂太高以至於自我設限而已。
花布設計這份工作讓林詩昌覺得很自由、開心,因為自己個性的關係,他知道自己不適合當個上班族,可能會三天兩頭和老闆大吵。不過開創自己的事業,最大的困難就是金錢問題,台灣近年獨立品牌製作越來越蓬勃,但背後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來支撐,品牌才可能會有相當的規模。
林詩昌常常一想到新點子就趕快存錢立刻去實現它,但現階段其實利潤不高,這筆錢可能是他這段時間的生活費,所以他常常處於一種「吃不飽但也餓不死」的狀態,感覺就像是永無止盡的將錢一直往坑裡丟,林詩昌就是這種想到什麼就一定盡全力也要去完成的人。
林詩昌將客家花布融入自己的作品,至今已培養了一群死忠的老主顧。(賴巧純/攝影)
勇敢追夢 家人很支持
在外人眼裡,林詩昌擁有一股熱情去克服萬難,不顧一切地勇往直前,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但他本人卻不這麼認為。他笑笑地說:「頭都剃了,能不洗嗎?」對他來說,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在藝術的路上,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支持,林詩昌擁有很開明的父母親,雖然家人無法給予太多實質幫助,但只要是林詩昌想做的事,家人都很全力支持而且樂觀其成,這也是林詩昌能自由去追求夢想的原因之一。
除了自己擺攤販賣之外,林詩昌希望可以拓展一些寄賣點,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將寄賣點顧好之後,他想開一家實體店面,這樣一來,可以讓客人方便到定點去購買他們想要的商品,在店裡也會有限量的單品。
以前,曾經想過要從自創小品牌做起,接著進軍百貨業,將品牌拓展向國際。但現在的林詩昌改變了路線,專注在文化及人文藝術的層面,每件作品都有特定的意涵或是想要傳達的意義。對他來說,現在結合自己的設計作品來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才是最重要的事。
![]() |
記者 賴巧純
哈嚕,大家好~我是賴巧純, 我不喜歡虛偽的對待人,也不擅長堆砌華麗的辭藻, 我想用心,看世界,也讓你們看看我眼中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