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阿媽愛相隨 視障歌手向前走

阿媽愛相隨 視障歌手向前走

李柏瑞  2008/05/14

  「嗨,你好,我就是林姿君!」迎面而來的是開朗而有朝氣的聲音,來自一名以客語創作的視障歌手──林姿君。除了那根紅白相間的導盲杖洩漏了一些謎底,否則從大眾的眼光看來,林姿君完全是個正常的漂亮女子。坦率自信的談話,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清秀外表,甚至眼神也是如此明亮,讓人總是不自覺地看著她的眼睛說話,卻忘記在她眼前的人,只會是一團模糊的黑影。

  天生的病變,讓她一出生便僅剩極微弱的視力,小時候的她並沒察覺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以為眼中只隨光影略微變化的昏暗景色,是正常的,家人也因農務繁忙而忽略了她的異常。直到四歲那年,在一次被單車擦撞的意外中,她才體認到,她的眼睛其實和別人不一樣。在美濃這淳樸的鄉下,她又生在一個注重傳統的客家家庭裡,眼盲這個與常人不同的特徵,自是父母想要隱藏的事實:「每次家裡只要有客人來訪,兄弟姊妹都會被叫出來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只有我會被留在房間裡。」父母的差別對待,或許使她在心中的世界,如同眼前一般覆上了陰影。

要抬頭挺胸地活著

  幸好,她的阿公阿媽抱持著完全相反的開明態度,他們把她當成一個正常的小孩子看待,岀門工作時也帶著她一起,在路上遇到人就大方介紹孫女給大家認識:「我的阿公阿媽給了我很多自信,他們教導我要抬頭挺胸地活著。」阿公正直的個性讓林姿君非常景仰,他在日治時代擔任法庭的翻譯官,遇到台灣人時,都會盡自己的能力協助他們,避免被日本軍人施以嚴苛的刑罰。阿公雖然平日不茍言笑,但當林姿君都跟阿媽聊天的時候,阿公還會偷偷吃醋呢!而阿媽除了每天照顧林姿君,更讓她確立了要有大學文憑的人生目標。阿媽希望她能有足夠的能力自己工作、生活,唸完大學就等於有一定的保障,不用像自己每天辛苦地種菜賣菜,收入卻很有限。每天只能幫阿媽按摩、消除工作疲累的林姿君,決定替阿媽實現這個心願。

  為了達成阿媽的期望,林姿君開始用功的唸書,在大學錄取率還是很低的當時,對一個視障者來說,要考上大學更是難上加難。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她在十歲那年離開了美濃,到台北就讀啟明學校「那時候很不習慣,覺得都市人防備心都好重,總會冷漠的隱藏自己,跟親切友善的鄉下比起來真的差很多。」到台北讀書後,美濃那家家戶戶都彼此熟識的溫馨小鎮,與同伴在田野間自在嘻鬧的回憶,就這樣離她遠去了,此後只能在她描寫鄉愁的歌曲裡,淡淡地纏繞著。

復學不讓阿媽失望

  經過數年的努力,林姿君應屆地考上了文化大學音樂系:「阿媽真的好開心好開心,家族裡面的其他人也都為我高興。」考上大學只完成了一半,還要用功順利畢業才行,於是林姿君每天努力唸書,同學彼此約出去吃飯時,她選擇在琴房繼續練習。在別人出去夜遊時,她在房間準備下次的考試,如此不懈怠地直到大三,最敬愛的阿媽竟過世了,這讓所有的努力都變得軟弱無力,阿媽沒辦法看到自己穿著畢業學士服的模樣,這沉痛的打擊,讓她決定休學:「後來我思考了很久,我覺得在天堂的阿媽一定不希望看到我這個樣子,我決定重新開始!」復學的她比從前更加努力,終於順利拿到畢業證書,但看到同學興奮地跟家人合照,內心還是隱藏著一股失落。後來在開始創作時,林姿君第一個想到的題材就是想表達對阿媽的情感,於是她創作了這首《匍背》(客語,為駝背之義)這首歌:

「阿嬤每日用擔桿 款等瓜子同吊菜,

帶涯共下去賣菜 從美濃行到中門

有麼人愛買沒 有麼人愛買沒

一年一年過一年 涯從大學愛出社會

畢業典禮介晡日 尋沒阿嬤仲匍背 看沒阿嬤介匍背 」

    濃厚的思念洋溢其中,林姿君用這首歌曲表達了對阿媽滿滿的愛,這首歌也讓她得到台灣原創音樂大賽客語組的第一名。林姿君在創作時,沒有特別去想著遠大的目標,只是想把自己對家鄉及家人的濃厚情感,真實地呈現。在美濃感受到的那種淳樸溫婉,純真而自在的客家村生活,或是與爺爺奶奶相處時的種種回憶,都成為她充足的寫歌養分。在寫歌時,她也考慮了現在客語傳遞的瓶頸:年輕一代的客家人,漸漸失去了學習客語的環境和動力,尤其是生活在都市裡的孩子更為明顯,她不希望客語就這樣漸趨沒落,她希望大家都能學習到客家話,因此,除了在作曲上精心寫成符合客語的發聲韻律,她也刻意地把歌詞寫得淺白口語:「這樣一來,只要聽唱我寫的歌的人,就自然地會說一些客語,用這種方式可以快速地把客語傳遞出去,連小孩子也可以朗朗上口。」

客家音樂應更開放

  林姿君同時也認為客家音樂的環境太封閉了,她想讓客家音樂更為普及,能開放地使不同元素進入其中,因此她在自己任職的客家電台,試圖播放非客語的歌曲,及邀請非客語的音樂人:「客家音樂不能一直關在裡面,就是因為這樣,客語音樂才無法受大眾歡迎,要讓它走出去,也才能讓外面的新東西進來。」林姿君說。

  得到音樂大賽的首獎之後,林姿君開始受到注目,在獨立音樂的唱片公司發行了客語的創作專輯──「客家妹」,也參加了熱門的選秀節目──由利菁主持的Super Idol:「我要讓大家看到,一般人可以做的,我們盲人也可以!」倔強的她就這樣決定報名,也幸運地入選,雖然在最近的賽事被淘汰了,但對她來說,這是個讓人振奮的寶貴經驗:「如果我是明眼人,我有好多事想嘗試看看,像演戲、跳舞、拍廣告都是。」林姿君帶著燦爛的笑容,有點不好意思但肯定的訴說著她的夢想,參加選秀節目已經讓她前進了一小步。未來,除了多方面的嘗試演藝工作,她也會繼續客語的音樂創作和表演,為客家音樂及語言的傳承持續努力。

  林姿君說:「如果沒有我阿公阿媽,也許我今天只是個平凡的視障人士,我不會唸大學,也不會有靈感來創作客家音樂。」在她的心中,偶爾還是會晃蕩著:那個霧氣蒸騰的仲夏午後,跟阿公阿媽走在美濃蜿蜒青綠的田間小徑,童年的自己始終緊拉著他們的手,沒有放開過。

  而這溫暖的回憶,將化為開朗與自信的能量,支持她繼續走下去。

 

記者 李柏瑞
                                             你好,我叫李柏瑞,一個有點俗氣的名字, 我自己是不太喜歡,但本人不會很俗就是了. 除了本名之外,叫我阿禿.禿哥.Alfonso.老頭  等等 我也是會回過頭的. 隨著人生流轉,各時期有著不同的綽號.   既然這自介是放在這裡,就講點跟傳播的淵源吧! 在同學大多對未來志向還懵懵懂懂的年代, 我就對傳播相關科系有十分濃厚的興趣,也知道自己適合唸傳播. 為何適合,因為在興趣產生後,我收集了很多相關的升學和就業資訊, 發現裡面提到的很多特質是我從小就一直具有的,油然而生一種命定的感覺. I AM MADE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DUSTRY,有時候會這樣想著, 而從事相關的工作也總能讓我樂在其中,興奮又自在 所以我就堅定的走向傳播之路了! 雖然現在在實際體驗後,有了一些和從前不同的想法產生... 但我還是認為我的選擇是對的.       至於我的強項(能力)是我的腦,而它的強項是觀察.分析.感受. 快速吸收與處理資訊,還有奠基於廣博知識的創意及想法.   我的興趣則是  :   音樂,尤其是90年代到2001年左右的各國流行樂   眾多領域的創作和表演,但劍芒幾乎都不夠鋒利,還需要多多磨練 期待能自信展現能力的那天     大把攫取這世界的各種資訊.養分,思考分析後化為腦的資產       關心並參與社會,關於社會改革和青少年的部分特別有興趣     
記者 李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