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時髦極道鮮師 俏皮出入歷史

時髦極道鮮師 俏皮出入歷史

張芳瑜  2009/05/14

  晴朗無雲的天空,在校園一角,一聲清亮的女音劃破本該有的安寧,從內壢高中畢業的學生都知道這一位可愛的歷史老師,每個人都喜歡她爽朗的個性,和獨特的上課方式,「我跟你們保證,考試一定會出這一題,如果沒出的話我頭給你們啦!欸!還是不要好了,說不定這次出題老師故意不出。」這是陳純芝在高三教室中常常蹦出來的一句話,總是讓學生們笑出來,在同時卻又不得不佩服她的獨特解題角度。

  擔任高中歷史老師的陳純芝,在學生群中很受到歡迎,學生們和她在一起相處時,就像和同儕在一起般的自在。個頭不大的陳純芝,平時穿著就很可愛,搭配著長靴和裙子,遠遠教室一端就能聽到她的腳步聲。一般人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年輕時髦的歷史老師,是已經有一個小孩的母親,也是個從小生長在竹東客家家庭中的客家女性。

家裡女權至上顛覆傳統

  從小在傳統客家家庭中成長,陳純芝卻有著不同於刻板印象中客家女人該有的一些特性,「那些客家婦女所擁有的傳統美德,像是勤勞、節儉之類的,是很難從我身上察覺得到的。」陳純芝放聲地笑出聲來,而她接著表示,在這個新的世代中,傳統客家媽媽教導出的女孩,有時反而會不太像客家人。可能是因為母親不想讓子女像他們一樣辛勞,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小孩接受過了教育,會努力的去爭取自己所要的生活。這也是造就今日陳純芝個性的原因。

  她的爸媽雖然都是傳統的客家人,但是對於子女的教育卻採取很現代的作法,陳純芝說道:「我們家真的滿特別的,在家中是女權至上,對女孩子比較看重喔!」不同於傳統客家家庭中的男尊女卑,陳純芝在她成長得家庭中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自由。就在一路順利念到博士班的時候,陳純芝遇到了她的丈夫,同樣也是來自於傳統的客家家庭。

  原本在交往時一切都很順利的他們,在談論到婚事峙,她的婆家和先生卻對她做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她辦休學,別再續續念博士。在傳統客家家庭中,對於男孩的看重度往往要比女孩子多,他們認為一個女生的教育程度不用太高,而她的先生學歷是碩士,他們認為陳純芝的學歷只要和她先生一樣說好了,只要作一個很普通的教職員,並且能夠相夫教子,這樣就可以了。

  陳純芝一開始答應他們並且休學後,過了一段很平順的生活,不久之後就有了第一個小孩子,但是她並沒有因此放棄繼續就讀的願望,「結婚很重要,當下當然要先妥協啦!等我生完了小孩,一切都沒有問題後,想要再復學時就沒當時那麼難了。」她的笑容藏著一絲絲得逞的味道。在結婚之後,陳純芝的老公也知道了老婆的個性和想法,而公婆那邊,即使對她的作法有些不解,卻有沒有阻止她,不久之後她便順利地拿到了歷史博士學位。


陳純芝對著鏡頭的笑容有一點靦腆,讓人有一種客家女孩的親切感覺。(攝影/張芳瑜)

上課活潑親切善待女生

  「啊!那位同學今天在睡覺是嗎?那先別叫醒他,不然等他醒來我們的課又要上不完了!」在陳純芝的課堂中,聽見怎樣的對話內容都不足為奇。站在講台上,只見一個小小個頭的可愛女生。腳上踩著長靴,手中舞動著的粉筆勾勒出她的率性、韌性和速度感,那時的她正認真上著歷史課,「太陽王路易十四長得很帥,不過他很矮,所以假髮喜歡弄得很高……那邊的同學有什麼問題?字看不懂是嗎?這裡……奇怪我寫這是什麼?算了我再說一過好了!」這般無厘頭的上課內容,內壢高中的許多畢業生或許並不陌生,甚至許多人會感到相當的親切,而學生們也認為,老師上課所提到的重點確實也是大型考試實用的致勝手冊。

  給她教導過的學生,最記得陳純芝對於女同學總是有特別的照顧和優待,而對於男同學的要求,有的時候就相對會比較多了。每當有男學生跟她抱怨男女不平等的時候,她倒是也很大方地承認:「我就是男女不平等呀,看看女生們多辛苦呀!要多多體諒女孩子啦!」正因為從小生活在客家家族的環境,男女不平等的情形讓她更努力的想替自己和女性掙一片天空。在九十七年的下半年時,陳純芝從國立內壢高級中學歷史老師調職到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擔任衛生組組長,對於未來,她已經做好準備,踏著長靴,迎向接下來會遇到的任何挑戰。


陳純芝(左)和學生在內壢高中的合影,學生都很喜歡她。(攝影/張芳瑜)

男尊女卑 可以退場了

  有句話是這樣形容客家人的:「客家女人可以娶,客家男人不能嫁」。傳統的客家文化中,總是與人一種大男人主義之感,而客家的女性往往以刻苦、勤儉的方式呈現。然而受到當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與思考模式的影響下,客家人的兩性傳統也受到了影響,而陳純芝就是在傳統和現代的衝擊中成長的新客家女性。

  從小在新竹竹東的一個傳統客家大家族中長大,因為陳純芝的爸媽對家中的女孩子採取自由開放的管教方式,使得她相較於其他客家女孩多了不一樣的個性。雖然如此,但在陳純芝生活周遭還有很多傳統客家家庭,都還是有著重男輕女的傾向,這一點更讓她深刻明白時下女性的處境。

  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一些客家家族會呈現較為開放的風氣,像陳純芝本身就是個例子,但是有一些客家家庭在各方面依舊抱持傳統觀點。陳純芝說到,她有一個一起長大的朋友,兩人的年紀相當,但是在她朋友的家中,男尊女卑的情形還是很明顯。在她朋友家中,曬衣服所用的架子是要分成男生用和女生用的,而吃飯也是有先後順序,女人和女孩子必須要等到男生吃完飯才能吃飯,甚至如果家中有客人來的話,女生們就要把飯菜端到後頭去吃。在這樣的差別下所教育出來的新一代客家人,便形成了傳統和開放的兩種極端表現。

  在這樣對此的生活下成長,陳純芝不免會替客家女性感到很不公平。「以前生活比較困難,會比較重視男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現在社會已經改變了,女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傳統的一些小習慣是可以讓它慢慢退場了。」陳純芝說以前在家裡時,奶奶和媽媽常常在廚房裡忙碌,但是她們總是不會讓陳純芝和她的妹妹進去廚房幫忙。她們認為只要他們那一輩的女人在忙就好了,新一代的客家女性另有使命要去做。老一輩的客家女性或許說不清楚,但其實指的就是要走出傳統客家女性的刻板印象,並在新的時代替客家婦女開創出屬於她們自己的天空。

  「由於家裡對於我的教育態度一直都很自由,從來不會過問我的成績,所以我更要求自己,努力去爭取我所要的。」眼中閃著自信的光彩,陳純芝如此說著。身為一個客家人,陳純芝在新的時代中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著。

 

記者 張芳瑜
  我是芳瑜   如果想從第一眼認識我評斷我,請要小心是會吃虧的   如同找新聞 寫文章 抒發心情一樣 簡單的事情往往並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我最喜歡簡單的事情了 那些繞來繞去很複雜的事情什麼的 換個角度想想  頗無趣的不是嗎? 所以請別再拿複雜的事情來為難我   放輕鬆 享受樂.牘.吧
記者 張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