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懷念好口味 腳踏實地料理王

懷念好口味 腳踏實地料理王

溫苔詠  2008/05/14

  朱豐昌,一位來自苗栗縣頭份鎮的客家人,現年四十五歲,目前是清大夜市『懷念口味』的老闆。朱豐昌從小生長在一個務農的傳統客家家庭,家中一年四季忙於農事,當然,他本身也得時常投入幫忙家庭中的生產活動。由於農業是個利潤不高但特別講究勞力投注的產業,因此造就出朱豐昌本身堅毅不屈、刻苦耐勞的工作精神。

  『我們家的地很特殊,有廣大的稻田,卻沒有曬穀場,這項因素大大地增加了我們的生產障礙。』朱豐昌的老家以前由於沒有曬穀場,因此必須飼養許多牛隻,牛隻不但能增加犁田的效率,其排泄物更能作為燃料。他們家人想到可以將牛隻的排泄物平鋪在泥巴地上,再藉由烈日曬乾,這樣就有了曬穀場。


雖然即將要打烊,但遇到客人上門時,朱豐昌仍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到店門口款待。(攝影/溫苔詠)

苦幹實幹 從務農到修車

  除此之外,在家中農暇之時,他也常幫其他大戶種種洋菇以賺取額外的收入。『種洋菇真是一項辛苦得要命的工作,每天都要四、五點就爬起來準備一番。』他覺得種洋菇這門事雖辛苦,但在當時這的確是一項報酬率高的工作,而且也因為如此,培養了他往後過得慣苦日子的能力。

  在他十七歲、職校畢業之時,便攜帶為數不多的盤纏獨自一人前往新竹打拚。當時他找到的是一份修理車輛的行業,憑著工科畢業的頭銜以及獨立老實的性格,漸漸地獲得老闆的賞識。在工作期間雖收到兵單,但老闆也頗為大方地將他留職停薪,由此不難看出老闆對他的倚重。在軍中,他擔任技師,負責改良大客車、大貨車、坦克車等軍中運輸及作戰的軍事交通工具。「做那些雖然沒薪水可以領,但是能夠將自己所學的一技之長運用在報效國家的用途上,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朱豐昌說。

  在二十四歲那年,他重新回到車廠工作,一直做到三十三歲。在他十六年的修車生涯中,他親眼見到車輛市場的變化百態。當時的進口車種多數搭配高科技的配備,而傳統車輛則多依賴機械上的運作。後來,進口車與新興的國產車逐漸瓜分了傳統車輛的銷售市場。「時代真的在變,尤其身處於新竹這個高科技縱橫的城市,可能上街隨隨便便找一部車都有先進的電腦儀器。」由於他是一位修葺傳統車輛的技師,對於較尖端的科技概念不是那麼的清楚,因此在修車生涯的後期,他尋尋覓覓一項適合他個人條件的工作,這工作就是目前他所經營的「懷念口味」。


這是『懷念口味』的招牌料理—臭豆腐。外表看似平淡,品嚐起來卻有獨特的風味。(攝影/溫苔詠)

沒日沒夜 為家庭忙打拼

  其實,類似「懷念口味」的店家在清大夜市內就有四家,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在話下。「當初看朋友在做覺得經營成本低廉,而且蚵仔麵線和臭豆腐的作法又容易學,最後就放棄了修車,選擇改行開這間店。」他也特別表示,八年前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顧客顯著減少,再加上後來清、交大校園內的飲食機能經過改善、趨於方便,許多原本會去清大夜市甚至到他店內坐坐的學生常客就這樣減少許多。

  朱豐昌目前育有一女,家住竹北市,妻子於新竹市政府內工作,是個典型的核心家庭。「懷念口味」平日在中午開始營業,夜間約十二點至一點間打烊。每天,朱豐昌在打烊後還得去中央市場購買隔日做生意要使用的食材,在將店內雜務處理完並回到家的時候約莫兩點鐘。這時,疲憊的他總算能為自己掙得休息的空檔,好為隔日中午的營業做體力上的補充。

  「家裏目前為止還有好幾年的房貸與金額不少的車貸要繳交,不努力工作的話很難生存下去。」由於女兒在學跳舞與彈琴,放學後又送至安親班代為照顧、而「懷念口味」的店租及店內的幫傭、以及多項貸款遂成為他們夫妻倆生活壓力的主要來源。「現在哪對夫妻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將來各個成龍成鳳?小孩有興趣就該多培養,以便將潛能給開發出來。」朱豐昌還不時用陶侃自己的口吻表示,即使生活過得苦哈哈,也要盡全力提供時間及金錢來栽培下一代。畢竟,客家人其中一項特色,就是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

  中肯老實的朱豐昌並沒有什麼特別高超的理財手法,即使手頭上有幾張股票,也只是在等待解套的那一天而已。「玩那個真的要作功課,像我這種有了一點積蓄就衝入號子裡的投資人,是不會賺取到什麼利潤的。」以往人們常說要懂得開源節流,現在呢?人人都懂得節流,但開源節流的方法不是人人都會,然而目前是一個講究「藍海策略」的時代,任何產業的背後不外乎需要俱備創新能力的人才,以便吸引到大量的消費者,進而為生產者帶來利潤。「我一個年屆半百的中年男子,現在要改行著實不易,更別提什麼創新能力了。」朱豐昌也不禁感慨。


類似「懷念口味」的店家在清大夜市內就有四家,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在話下。(攝影/溫苔詠)

一貫信念 老實心不打烊

  他另外提到一套賺錢的方法,雖賺不了大錢,卻能使自己沒有失業的煩惱,他稱之為「劈腿式」的工作方法。他表示,自己在修車生涯的後期是以留職停薪的方式,在外頭做「懷念口味」。等到真的確定未來的路時,他才正式將修車的工作辭了。「要改行一定要有這樣的概念才行,如果前一個工作完全辭去,而新的工作又不喜歡的話,到時後悔也來不及,所以如果有留職停薪的機會一定要極力爭取!」朱豐昌這麼說。

  時代在變,能夠過苦日子的年輕人真是少之又少。想想現今有幾個二十歲出頭的少年能夠體會種稻子的艱辛、種洋菇的經驗?又有幾個駕駛能夠了解到傳統車輛機械的運作原理呢?但這一切的一切,朱豐昌都經歷過,他靠著勤儉刻苦的精神以及獨立老實的性格闖出一條屬於他個人的致富之道。也許他的年紀不算很大,對於時代變遷的詮釋力稍嫌不足,或許有更多長輩的經驗比他更適合與大時代的資本主義做對比,然而比起其他生意人,他出色的部份,就是從一而終;不曾修正過的基本觀念,也就是老實。

  夜幕低垂,夜闌人靜,清大夜市的店家雖仍舊燈火通明,然而探頭望入店中,盡是打烊的情景。朱豐昌也不例外,忙著做最後的善後,偶爾有客人來才給予熱情的款待。在講究效率與盛行投機風氣的商場中,朱豐昌的老實就像寒夜中的一把火,熊熊的燒著。店家會休息,但希望老實的意識不會出現打烊的一天,反而能夠歷久彌新。

記者 溫苔詠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喀報,希望大家會喜歡這裡 首先,各位報友們用你們的熱情將喀報的點閱率推爆吧! 對了,我叫做溫苔詠,目前是剛升大三的老人 s0912403786@hotmail.com 還有,你們一定要認識我,因為我教認識的人游泳不收費,這就是擁有教練證的優勢啊XD 恩......我不知道我以後要幹嘛 不過我想要在觀霧種高山梨度過晚年 話說......雖然電子報稍微科技了一些 不過我還是喜歡在早餐店邊吃早餐邊翻閱報紙的那份感覺~~~ 那個......不要狂點我的照片,因為不會出現任何驚奇@@
記者 溫苔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