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李建夫 一代巨投 展現寬大胸襟
郭李建夫 一代巨投 展現寬大胸襟
許雅筑 2010/05/27
身著運動外套和長褲的郭李建夫,在飄著綿綿細雨的十二月天,在訓練室外看著球員進行打網等練習,專注的眼神映照出他對球員的用心及期待。有著兩屆奧運國手的顯赫資歷,以及旅日職棒經驗的他,褪下過往光環,現在是開南大學棒球隊的總教練。比起響亮名聲,較不為人知的,是他出生於桃園平鎮市,祖籍在苗栗卓蘭的客家人身分。
談到是怎麼走上棒球這條路,郭李建夫笑笑地說: 「興趣囉!」在他小學時,國家代表隊在國際性的威廉波特少棒賽屢創佳績,也帶動了打棒球的熱潮,當時的景況相當蓬勃,隊伍數目多,班際間也常有比賽。一開始在中壢國小,還只是玩票性質,直到被有著正式球隊的新明國小教練網羅,才算是展開了他的棒球生涯。其實郭李建夫的父母並不支持他打棒球,但喜歡運動的一家之主爺爺說了算。郭李建夫一直到進高中時,都還只是把打棒球當成興趣,也因為這樣,再艱苦的訓練都能撐過來。高二時才開始考慮到,或許能結合興趣和工作,進人職棒。
郭李建夫在青棒和業餘成棒時期多次當選國手。在巴塞隆納奧運後加盟阪神虎隊,開始職棒生涯。(提供/郭李建夫)
職棒生涯首勝巨人 實現兒時願
郭李建夫在青棒和業餘成棒時期逐漸嶄露頭角,多次當選國手,一九八八年,當時十八歲的他,更是漢城奧運棒球代表隊的一員。漢城奧運結束後,日本職棒的阪神虎隊就和郭李建夫接觸,雖然當時他決定再給自己幾年的時間,為踏入職業領域做準備,但雙方這時候已建立起未來加盟的默契。而也因為這樣,當時不接受職業球員參賽的奧運殿堂,才會再次留下郭李建夫的名字,而這次,比四年前耀眼的多。
一九九二年的巴塞隆納奧運,郭李建夫的表現極為出色,是國家代表隊獲得銀牌的功臣之一,也引起了其他球隊的興趣,但因為之前的默契,賽事結束後,年底就加盟了阪神虎隊,憑著自己的努力,隔年很快地獲得了一軍的出賽機會。說到這裡,郭李建夫露出了俏皮的笑容,說在小時候喜歡看的棒球漫畫《巨人之星》中,阪神總是敗多勝少,「巨人總是一直贏啊,我們當然想站在弱者這邊,把巨人打扁!」也因為這樣,在他從巨人手中拿下職棒生涯首勝時,格外高興。不是刻意選擇阪神,卻意外實現了兒時的小小願望。漫畫情節固定虛擬的,但郭李建夫對棒球的熱愛,卻是無比真摯。六年的日本職棒洗禮,讓郭李建夫覺得受益良多,飄洋過海,光是學習語言的環境就相當珍貴,他還見識到了完善的職業運動系統該如何運作,而最重要的,是能在高強度的競爭環境下讓球技更加精進。
職棒生涯因傷走下坡 提早掛球鞋
在阪神的第四個球季接近尾聲時,郭李建夫的手受傷了,下個球季幾乎都在二軍養傷,但命運弄人,手傷好不容易恢復,又傷了腰。郭李建夫在一二軍間浮浮沉沉,出賽場次大減,一九九八年球季結束後,阪神決定不和郭李建夫續約。回到台灣的他,掀起了國內職棒的搶人大戰,最後加盟了和信鯨隊,獲得了五年的保障合約。然而在中華職棒的這五年,可以說是有些跌跌撞撞,也促使郭李建夫提早規劃高掛球鞋後的生活。碰巧開南大學正打算組棒球隊,需要聘請教練,太太又認識一些開南大學的董事可以幫忙介紹,考慮到自己年紀不小了,需要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照顧家庭,留在現實的職棒界轉任教練並不是個有足夠保障的選擇,再加上擁有奧運銀牌和國光獎章,可以申請專業技術人員,從各方面來看,擔任大學球隊的教練都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二〇〇三年球季後,郭李建夫宣布退休,隔年就轉任開南棒球隊總教練至今。
郭李建夫(背號80號者)從2004年開始擔任開南大學棒球隊總教練,現在開南已是大專甲組的強隊之一。 (提供/郭李建夫)
學生受到球界肯定 總教頭欣慰
「從我們學校出去的學生,品行絕對沒有問題。」像是父親提到自己的孩子,郭李建夫驕傲地說。他認為作為學生球員,最重要的就是道德與態度,學生球隊的教練們,彼此也都會相互提醒,在追求球技進步的同時,不能忘記最根本的做人道理。身為基層教練,對於經驗傳承,郭李建夫有一份使命感。比起許多傳統強隊,開南的成軍時間很短,因此較不容易延攬到頂尖的明星球員,開南的球員在高中時期多是較沒有上場機會的二線球員,但他們憑著一股傻勁肯學、肯練,這樣的努力也反映在戰績上,成軍第二年,就在甲組大專聯賽拿下亞軍。郭李建夫以略帶興奮的語氣,更進一步說道,有個第一屆棒球隊的學生,今年剛以不錯的簽約金加盟了國內的職棒球團,全隊上下都為此大為振奮。過去不是一線球員又怎麼樣呢?只要肯下功夫,還是有發光發熱的一天。提起自己的學生受到球界實質上的肯定,郭李建夫欣慰地笑了。這是嚴師也是慈父的笑容,郭李建夫對開南棒球隊深厚的感情,以及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的堅持,毫不保留地綻放了。
「我覺得身為客家人不錯啊,不過現在都是台灣人了。」郭李建夫一句話,道出了也許是許多現代客家人的心聲。轉學到新明國小,還只是懵懵懂懂的小學生,郭李建夫就踏上了離鄉背景的棒球路,雖然客家話依然流利,但飲食習慣已和平鎮老家有一段落差,對所謂「客家習俗」的印象也模模糊糊。而也因為時代變遷,即使祖父母、父母都是客家人,一般過節己和閩南人沒什麼差別了,只有過年祭祖仍保持著傳統的方式。
因緣際會來到開南,他十分喜歡大學球隊教練這份工作,並以傳承經驗為使命。(攝影/許雅筑)
球隊相處只看實力 無族群之分
離開客家原生家庭,投入組成份子大多是閩南人和原住民的棒球環境,會不會有適應以及和其他族群相處上的困難?郭李建夫搖搖頭,表示在球隊最主要就是練球,不會有族群之分,更何況棒球術語大多是日語,教練平常也都講國語,閩南語則是在與隊友的相處間,很快就學會,而且沒什麼腔調,後來認識他的人,幾乎都不會察覺他是客家人。從小就處在閩南人和原住民中,這樣的經驗開闊了郭李建夫的胸懷,「而且我覺得,我們客家人在語言學習上比別人有更多天份和機會,母語是客家話,在學校會用到國語和閩南語,客家話和廣東話又可以相通,如果再學個英文或日文,你看就有這麼多!」在這個族群界限被工業化、現代化逐漸沖淡的時代,客家身分對郭李建夫來說,是一種自然的定位,平常不需要特別提起,如果有人問起,就大方承認。對於有人特別討厭客家人的說法,郭李建夫聳聳肩,「這應該是因人而異吧!」畢竟在現代,誰是客家人已不再那麼好辨認,不說客家話的客家人大有人在,也不是所有客家人都符合所謂「客家人的特質」,與其說是討厭客家人,不如說是討厭這個人本身。
對於台灣,在閩南文化包圍下顯得弱勢的客家文化的傳承,有怎麼樣的看法?語言方面,「就順著潮流走吧。」在現代的教育制度和世界情勢下,有許多客家人對自己的語言不甚熟悉,郭李建夫覺得,會不會說客家話倒是其次,平常也沒有刻意教孩子客家話,但只要不忘根本,能了解並重視客家文化,就不枉為客家人。
球場邊,郭李建夫自然而然地用閩南語和球員交談,說不定這些球員,也不曉得他們的教練其實是客家人。過去一代巨投的耀眼光芒,如今已轉變成溫柔守護球員的光暈,在郭李建夫身上,沒有客家刻板印象的排外,有的是豐富歷練之後,寬大的胸襟。
郭李建夫在開南大學投注了不少心力,他也十分喜歡大學球隊教練這份工作,並以傳承經驗為使命。(攝影/許雅筑)
![]() |
記者 許雅筑
喜歡棒球 喜歡拍照 喜歡海 喜歡咖啡 喜歡馬鈴薯 覺得有時候其實也不是那麼了解自己 不過 無論走到哪裡 都不要忘記最一開始的理由 相信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 全宇宙都會合力幫你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