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華 閩南巧媳婦 女中大丈夫
鄭麗華 閩南巧媳婦 女中大丈夫
張莉雯 2010/05/27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敢笑先聞」,老K牌彈簧床的老闆娘鄭麗華總是給人開朗豪爽的印象,就像是紅樓夢中的鳳辣子一樣,是個女中丈夫。
明明是閩南人的鄭麗草,卻說著一口流利順暢的客家話,讓身邊不知情的朋友個個都誤以為她是客家人。一頂蓬鬆的鬈髮,臉上帶著充滿自信的笑容,即使只是一件簡單的POLO衫也讓鄭麗華穿得大方得體起來,完全體現了她身為老闆娘的威嚴,不過她風趣的言談卻使她在威嚴之外親切感十足,也難怪工人們一點都不討厭她,還很喜歡這個老闆娘呢!
鄭麗華坐在工廠的辦公室。即使穿著輕鬆隨意,看起來也有十足老闆娘架式 。 (攝影/張莉雯)
母親告誡 還是嫁給了客家人
鄭麗華說,小時候在台北城內出生成長,所接觸的一切都是閩南文化,對於客家,唯一的認知是來自母親告誠的:「以後不要嫁給客家人。」但是母親會這樣說,倒不是因為有什麼種族仇恨或歧視,而是因為客家人勤儉刻苦的生活,害怕女兒要是嫁給客家人將來要跟著吃苦。尤其客家人在當時多務農,田裡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所以當時閩南人都會灌輸兒女「客家女人可以娶,客家男人不可嫁」的觀念。
不過,接受這樣的觀念灌輸後,鄭麗華卻還是嫁給了客家人,這並非因為真愛無敵或是叛逆之類的理由,她大笑著表示,「在結婚以前,根本不知道對方是客家人!」原來,她的丈夫莊石汴在年紀還小時就到台北來了,不但閩南話說得極好,更不曾在朋友面前講客家話或提起自己是客家人。
一開始鄭麗華當然不會說客家話,同時,婆婆也不會說闇南話,但婆婆卻不會因此討厭新媳婦兒,甚至還帶著她下田,然後指著菜瓜,用客家話說了三遍「菜瓜」,於是她就知道,噢!原來菜瓜要這樣唸。鄭麗華講起這段往事時笑得很開心,一雙眼瞇得細細的,仔細回味那段時光,還模仿婆婆的語氣一連唸了三次菜瓜。
身為閩南人而成為客家媳婦的過程,她感到最衝擊的是客家人嚴謹的倫理觀念。她細細描述初到夫家時觀察到的現象:每個小孩一早起來就要恭恭敬敬地向父親問安,而父親總是只回答一個「嗯」;吃飯時入座順序更是一點都馬虎不得,但父親安靜吃完後就直接離席,不會與孩聊天;父親就是一個完全的威嚴象徵,孩子們與父親之間缺乏親暱互動,他們認為父親「很兇」。
關心公公 被人當成踰越分寸
鄭麗華又說,回去見公婆之前,丈夫還特地告訴她父親不好相處,讓她有些擔心。然而當她看見公公獨自一人坐著抽菸,指甲長長的顯然很久不曾修剪,還被菸燒得有些焦黃,卻沒有一個人去關心他。她實在看不下去,就上前去問: 「爸,我幫你剪指甲好不好?」結果公公只回答了一聲「嗯」。 於是她找了隻指甲剪,喀擦喀擦俐落地剪好指甲後,又問好不好看,也是同樣一聲「嗯」的回答。從此她就常常「踰越界線」去關心公公,例如出門前拿零花給他,運會提醒他不要買太甜的東西吃,免得糖尿病變嚴重。最後她還對丈夫說: 「你說你爸很兇,哪裡兇了?」
二十四年前跟著丈夫一起到新屋建立工廠,也隨之定居在客家庄中,所接觸的全部都是客家人,一開始雖然很不習慣,但漸漸地也使她對客家文化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鄭麗華表示,她發現客家人的個性比較內斂而嚴謹,「說一是一、說二是一一」,不該有的不會拿,而該是自己的一分都不能少, 而這從禮物的往來上看得出來:客家人收到一個禮物,肯定是要回禮的,而且禮物的價值還得對等才行──比如說收到一千二百元的禮金,就得回送等值的東西或禮金,如果不這麼做,會被看作是失禮的衰現。 而且客家人堅守的倫理界限,造成了代間的距離隔閡感,而且父母有絕對的權威(尤其是父親) ,鄭麗華說,她關心公公的舉動在她婆婆與大嫂的眼裡,「像是小孩子一樣」,好像在責備她不懂分寸,不知道該守禮分,這與她從小接受的閩南觀念完全不同。想起公公孤單無人理睬的樣子,她覺得有些難過。
應夏威夷台灣同鄉會之邀,遠赴夏威夷舉辦「懷念鄉音」演唱會,將閩南與客家的聲音傳播到華僑的心中。(提供/鄭麗華)
推動新桃源樂友 唱到夏威夷
鄭麗華一手推動新桃源樂友合唱圈,十二年來演唱世界名曲無數,但身為閩南籍客家媳婦,不僅喜歡閩南文化、也熱愛客家文化的她表示,其實早有讓團員唱客家歌的想法,無奈早年客語歌曲適合合唱的極少,幸好近四年來由於客委會的推動,客家歌曲創作量大增,使她實現這個夢想。她希望能夠透過音樂發揚客家的美,唱出客家的聲音。
在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時,新桃源樂友合唱團應邀飛到夏威夷開唱,曲目全由閩南語和客語歌曲組成,讓久居在夏威夷的僑胞們得以「懷念鄉音」。鄭麗華說,現在僑居於夏威夷的華人分成兩類,一是在民國三十四年到四十五年間到夏威夷的人,他們的聚會多半只是聊聊過往以及想要回到大陸去之類的話題;二是他們的兒女,也就是第二代,從小就住在夏威夷,可以說是有著東方人外表的美國人了,他們完全不了解台灣的文化。
鄭麗華感慨地說,夏威夷一直都沒有任何台灣團體去表演,所以這些新生代對自己的故鄉一點印象都沒有,很令人遺憾,不過在他們表演過後,當地的華裔學生大受感動,甚至期盼他們能夠年年都來唱歌。只是很可惜地,礙於經費無法辦到,鄭麗華表示,團員們為了出這一次國,必須早在一年前就先規劃儲蓄計畫,不然根本支付不起這麼龐大的開銷。當時她靈機一動,把帶來的六十片CD賣給這些學生們,想不到竟銷售一空,甚至還有人要求要預購!
然而在台灣本島,即使想努力發揚台灣聲音,卻一直缺乏迴響。不過鄭麗華一點也不氣餒,笑著說:「客家文化哪是一個閩南人說要推動就推得動的?但我不怕挫折。」她表示,這種事情不是一年兩年做得起來的,但是可以慢慢來,而最重要的是,客家族群必須要一改原本保守內斂的態度,而政府也應該更加重視且給予補助,否則單憑一個小小的民間合唱團實在很難有所作為。
從容自信的鄭麗華,在會議室接受採訪時一直面帶笑容,給予人親切和善的感覺。(攝影/張莉雯)
水鴨旱鴨 說明間客個世差異
不同於閩南人想做就做的衝勁,客家人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將所有的危險性都考量過後,才會開始行動。鄭麗華為此分享了以前一件趣事:一天晚上她閒來無事,提起筆畫起一幅國畫,內容是一片美麗的湖水與悠游其上的水鴨,並在旁邊提了一行字「春暖鴨先知」,接著便把畫放在桌上讓 它自然風乾。沒想到隔天一早來看,她晚歸的先生竟在旁又提了另一行字「旱鴨不知死」。當時她很生氣好好一張畫被毀了,現在想想卻是閩客個性差別的最佳例證。鄭麗華說,她的丈夫決定事情,總要想很久:「我要先把危險性考慮過才能保證安全啊!」,而她自己,想到要做什麼先衝就對了,遇到危險「再說啊!」她笑了笑而後表示,因為觀念的不同,夫婦倆還經常鬥嘴吵架呢!
客家人在社會上會「處於弱勢」,鄭麗華覺得,其實是跟他們內斂的個性有關條,他們不太會積極地爭取什麼,而是安分地做好該做的事情。另外,客家人的語言天份得以讓他們更融入人群──客家人學閩南話比起閩南人學客家話要容易太多太多了──卻也讓客家文化更不為人知。是以如果客家人願意一起站出來為自己發聲,相信一切都會有所不同。
遠赴夏威夷舉辦「懷念鄉音」演唱會,將閩南與客家的聲音傳播到華僑的心中。(提供/鄭麗華)
![]() |
記者 張莉雯
糖、香料和美好的味道是構成一個女孩的原料 可是在構成我的時候可能多了個神祕化學物質V 所以形成了只能在腦中行使超能力的妄想系少女 期待哪天可以穿越異世界當一個真正的魔法少女 在那之前 姑且就透過紙筆來書寫 一個個平凡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