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長媳難為 逆境中盼苦盡甘來

長媳難為 逆境中盼苦盡甘來

樂嘉妮  2008/05/14

  初冬的清晨五點,許多人還窩在棉被中熟睡,姜賴玉珠已在廚房中張羅十三人份的早餐。對於現代普遍的小家庭而言,很難想像十三人的大家庭同住於一個屋簷下是何情形。但在傳統的客家家庭眼中,卻認為數代同堂生活在一起,才能實踐客家人應有的倫理道德。前晚十二點才忙完公事的姜賴玉珠,眼瞼上淡淡的黑眼圈略顯出她的疲憊,在想到可以看見小孩們滿足吃早餐時,她的嘴角上揚起來,一身的重擔好似全飛走了。

  姜賴玉珠出身在新竹縣關西鎮上的一個客家家庭,當地是客家人從大陸遷台後的大本營,舊稱「鹹菜甕」的關西鎮上聚集著好幾個小村落,都是客家人,有的務農、有的種茶。姜賴玉珠的生長時代,正好碰上台灣對外出口擴張時期。姜賴玉珠在接受完小學教育後,和許多其他女孩子一樣,被父母送進工廠做女工。「我從十三歲到二十三歲都待在紡織廠。」回想起自己被送到工廠的第一天,突然要面對巨大的機器和繁雜的程序,一時根本無法適應,想到自己上工前幾天都是哭著去又哭著回家,姜賴玉珠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隨著聖誕節將至,姜賴玉珠穿著耶誕氣氛的公司制服,整理完家事還要準備上班。(樂嘉妮/攝影)

得在煙囪冒煙前回婆家

  「若是回娘家,就得趕在煙囪冒煙前回婆家。」這是父親對姜賴玉珠婚前的叮嚀。短短一句話,道出客家傳統中,媳婦對於侍奉公婆所應遵守的嚴謹態度。在七十、八十年代,省籍情結依然存在於各族群中,姜賴玉珠的父母也不例外。

  兩位長輩見女兒到了適婚年齡,便開始請媒婆作媒,而條件只有一個:對方必須是客家人。現在看來這個條件如今看起來封建,但在那時,幾乎每個客家家庭的要求都是如此。他們認為要跟「外省佬」與「河洛人」結成親家,是一件令街坊鄰居側目且引發宗族爭議的事,甚至還會影響到對自身客家文化的認同感。某次相親,姜賴玉珠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對方出身於一個務農的傳統客家大家庭。幾次的約會都讓姜賴玉珠對他有不錯的印象,認為他是個老實人。看在雙方家長眼中,也覺得這是一件不錯的客家聯姻。由於姜賴玉珠從國中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工廠,自家也沒有田地。為了嫁過去後能讓公婆滿意,在婚前一個月,她特地請媽媽幫她惡補,學習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料理功。

  「那時下午三點就要準備晚餐,燒完材發現自己成了一隻黑貓。」姜賴玉珠笑得把臉摀住。她說起剛開始碰灶爐的情形,一心只想快快把火升起好做菜,壓根沒顧到自己已經被燻得一身黑。婆婆看到後嚇了一跳,心裡認為她可能不能勝任家事工作。但姜賴玉珠的自我要求很高,為了專心做好媳婦一職,還把工作給辭掉。從此,她的生活便被務農、顧小孩、做菜洗衣給淹沒,漫長的十年就這麼過去。

公公一句話激出新女性

  時間磨練出經驗,姜賴玉珠對家事越來越順手,心想公婆應該對自己還滿意吧。直到某天無意從鄰居口中得知,原來公公一直認為她待在家吃閒飯,缺乏謀生的工作能力。

  「打擊真的很大,我把所有時間都奉獻給這個家了。」姜賴玉珠想起聽到這句話的反應,是整個人傻在原地,不敢置信自己的努力都沒人看見。過沒幾天,姜賴玉珠便果決地出門找工作,除了家事外其餘都不會的自己,的確很容易被社會淘汰。因此,姜賴玉珠找了一間電子公司上班,還去駕訓班學開車充實自己。而公公看到媳婦的行動,看她的眼光也開始不一樣了。姜賴玉珠說,實際上讓自己跳離傳統觀念,思考出新意識的人是她公公。

  「身為一個長媳,就得戰戰兢兢地給下面做個榜樣。」姜賴玉珠在客家社會裡,做長媳的本來就是要做得比別人多,必須當一個典範讓其他的媳婦學習。即使出門工作,姜賴玉珠還是得負責每天的早飯與晚餐。有時候工作晚回家,隔天要是五點還沒起床,便會聽見公婆在房門外「咳咳」的聲音。過得如此刻苦,姜賴玉珠對自己說,要在度日如年的日子裡,期待著苦盡甘來。

  但即使有著如此堅忍的個性,也還是會有崩潰的一天。有次剛下班的她,接到老公的電話要請她幫忙送飲料到公司,姜賴玉珠先跑到學校接小朋友,再趕去雜貨店買飲料送到老公公司,回到家已經晚上七點半。一進門就發現今天來了許多親戚,小叔小嬸、姑姑、姑丈將近二十個人待在客廳,都等著她回家做飯。

  還沒反應過來,公公就衝上前指著她大罵,責備她沒有一個媳婦該有的樣子,讓親戚們等吃飯成何體統。身心疲憊的姜賴玉珠,忍不住地大聲回嘴解釋,說完便衝到廚房邊掉淚邊切著菜。這次事件之後,她發現她的左耳漸漸聽不清楚,醫生判定是因壓力過大而造成失聰。

  雖然剛開始很沮喪,但她要自己換個角度想,至少自己眼睛還能看得見。「公公罵越大聲就表示他越健康,如果他病厭厭躺在床上,那我照顧他不是更辛苦嗎?」每每被公公罵哭的她,總是如此想著。客家女性樂觀過日子的特性,在姜賴玉珠身上一覽無遺。


姜賴玉珠走到將近十年未使用的灶爐,遺留至今的古老廚具,充滿許多回憶。(樂嘉妮/攝影)

福慧雙修把阻力當助力

  而賴姜玉珠心目中的傳統客家女性典範就是要能吃苦:「做則不怨、怨則不做」賴姜玉珠說。他認為一個客家女人,若能做事便是福慧雙修,不能做事則是福慧雙休。想到要做的事就不能緩,遇到事也不要急,要冷靜下來好好想。「我學著在逆境中成長」賴姜玉珠告訴自己,對事對人除了要學習好的開始,更該珍惜與維持好的結尾。能做的就是把阻力當助力,化壓力為活力。

  隨著孩子們長大,和公婆對她的認同,她的重擔已不若以往。現在的姜賴玉珠在六福村餐飲部服務,她從工作中找到了興趣──烹飪。拿到丙級中餐烹飪執照後,讓她開始產生了一些自信。談到她的心願,姜賴玉珠含蓄地說,只要能含飴弄孫就好。在她心裡有沒有一個屬於自身的小夢想?「我想開一個早餐店。」姜賴玉珠靦腆地把願望講了出來。

  早上八點,陽光灑進古老的三合院裡,忙完早餐的姜賴玉珠準備出門工作,要在公司餐廳與自己的理想展開對話。

記者 樂嘉妮
          我是嘉妮,你也可以叫我Claire。 很榮幸能成為傳科的一份子,希望多多少少能為喀報做點貢獻。 如果你們喜歡我的文章,那將是我最大的光榮。 而建議與批評,絕對是我目前最需要的。 畢竟新手上路,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我的信箱:claire09172005@hotmail.com   平常最愛當個電視兒童,也喜歡聽歌, 更愛到電影院享受一場視覺饗宴。 目前在交大數位內容製作中心打工,能摸到攝影機很開心。 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家人出去旅遊 跟導一場音樂性質的concert。  
記者 樂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