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碧彣 新一代客家硬頸好女孩
徐碧彣 新一代客家硬頸好女孩
鄭巧琪 2010/05/27
頭上頂著帥氣俐落的短髮,稚氣的臉龐上掛著的是大大的笑容,她是新生代客家女孩,徐碧彣。十八歲的徐碧彣,從小因為哥哥的關條,便愛上了打籃球,從 國小三年級到現在大學一年級,都一直是學校籃球校隊的體保生。徐碧彣從小住在苗栗,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客家環境中,家裡頭的成員客語、閩南語、國語都會講,徐碧彣馬上就能唱出一段客家民謠。她以客家身分為傲,一點兒也不會避諱說出自己身上具有客家人的血統。
「因為長得很白,所以大家都叫我小白」徐碧彣笑著說。其實是因為國中籃球校隊時,有個同學皮膚特別黑,所以大家都叫她「小黑」,而徐碧彣剛好又長得比較白,從此大家都叫她「小白」。徐碧彣小學三年級時,在哥哥的教導下,開始接觸籃球,從此便愛上了籃球這類型的運動。小學三年級時,學校只有男子籃球校隊,而籃球教練遇到了徐碧彣,問她有無加入籃球校隊的意願,徐碧彣說她想要加入,於是教練創辦了女子籃球校隊,從此開始,徐碧彣便一直是學校籃球校隊的一員了。
白色的布景搭上白色的上衣,徐碧彣認為客家人擁有單純老實的個性,她的小名就叫「小白」。(提供/徐碧彣)
會說會讀 爭氣考上北一女
記得國小三年級徐碧彣要加入籃球校隊時,遭到了爸爸的強烈反對,爸爸甚至當著徐碧彣的面撕掉了加入籃球校隊的同意書,徐碧彣的內心大受打擊,因此跟爸爸冷戰了一天;還好媽媽當了中間人,媽媽並不反對徐碧彣加入籃球校隊,才阻止了這次的冷戰。爸爸最後終於答應她加入籃球校隊,但先決條件是,每次考試都要是班上的前五名,而徐碧彣也做到了。國中同樣也加入了籃球校隊,徐碧彣說苗栗很多國中的籃球校隊都很強,出了很多籃球體壇上的名人,例如籃球女將羅興梁,她也是一名客家女性,徐碧彣說她很欣賞羅興梁,因為羅興梁為客家人爭光。
國中跟國小的籃球校隊不大一樣,國中的籃球校隊是專業的訓練,練習分量比國小大很多。因為國中要開始打專業的比賽,所以國中的籃球訓練比課業重了很多,因此比較不能維持課業的水準,但她還是很努力的兼顧了籃球與課業,爭氣地考上了北一女中。
徐碧彣說她打球打得最快樂的時期是國小時期,當時比較沒有比賽的壓力,不像國中和高中代表著學校的榮譽去參賽,要承受很重的比賽壓力;國小是較單純的,純粹只是想要把球打好。而國小時期讓徐碧彣印象最深刻的比賽,是國小六年級時的苗栗縣的縣運賽。隊伍打到了縣運賽的冠軍,可以代表苗栗參加全省的比賽,但因SARS的關係,比賽因此而停辦。不能開闊眼界,看看不只是苗栗的比賽,這是讓徐碧彣感到最可惜的 一件事。
從國小三年級到大學一年級,徐碧彣一直都是學校籃球校隊的一員。(提供/徐碧彣)
耐勞耐操 韌帶斷了不放棄
「刻苦耐勞、耐操、老實」是徐碧彣對客家的印象。她笑道:「在我身上明顯看到客家印象的例子大概是練球吧!」有時後練籃球練得很累,別人都已經放棄了,自己也不想再繼續練下去;或者是當自己受傷了,覺得想要放棄時,這時候客家人不放棄的硬頸精神便會跑出來,她會勉勵自己要堅持下去、繼續加油,努力練球。徐碧彣說有一次她的膝蓋受傷了,韌帶斷掉,那時她想過是不是就此不要再練球了,但到最後她依然沒有放棄,儘管這個傷到現在還是沒有好,韌帶依然是斷掉的,有時還會復發,籃球還是跟隨她直到今天。
練球是要一步一步去練的,臨時抱佛腳對籃球來說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徐碧彣說她能一步一腳印地把球練好,並在練球之餘還能把書讀好,讓她的學業和她的興趣皆能兼顧,因為身上具有客家人老實的性格才能讓她兼顧。
徐碧彣家客家語、閩南語、國語皆通,徐碧彣與阿嬤都是以客家話溝通的,和家裡的親戚們與爸爸媽媽則是三種語言都講。對於新生代客家女孩來說,會說客語的八年級生已經不多了,徐碧彣想要保存客家的語言。因為她覺得客家語應該是要保存下去的,希望大家能夠去學客語。而徐碧彣覺得客家語言檢定是對保存客家語有用的一個檢定,而這對於客家人的認同也是有用的,讓客家人不至於遺忘客家語言,因此徐碧彣也想要去應試。
喜歡挑戰 適應台北生活
除了喜歡打籃球外,徐碧彣最喜歡跟小朋友玩,在小朋友中她就像個大孩子一樣的,是個孩子王。《唐山過台灣》、《羊睜睜》等客家民謠,徐碧彣馬上能朗朗上口,如果有機會的話,她表示還滿想教小朋友唱客家民謠的,因為她覺得客家民謠是學客語的一個好工具。
從小住在苗栗的徐碧彣,她說她家裡很不一樣,爸爸媽媽平常要上班,下班回家後會開始種田;家後面有一大片的田,但這片田不是營業用的,而是種來給自己吃。徐碧彣從高中以後就是讀台北的學校,台北和苗栗差很多,她覺得台北人比較冷漠,而苗栗人比較熱情;但她認為自己比較適合過不安逸的生活,她喜歡冒險,喜歡挑戰自己,當生活中出現了挑戰,就會想要去戰勝這個挑戰,所以台北是比較適合自己的一個城市。
刻苦耐勞、耐操、老實、單純,這些是一般人對於客家人的印象,而這些印象,都能在徐碧彣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例如不放棄的練球精神、練球外能兼顧學業的態度、喜歡和孩子玩的單純...等。徐碧彣新一代的客家女孩,但她並不放棄對客家文化的接觸,努力充實自己,為客家人爭光。
除了打籃球外,徐碧彣最喜歡的就是和小朋友玩。(提供/徐碧彣)
讀政治系 為家人爭權利
稚氣的臉龐上面帶著的是大大的笑臉,有著喜歡跟小朋友玩的單純個性,像個大孩子般的徐碧彣,高中兼顧了籃球與學業,兩者都表現的非常的出色。徐碧彣大學努力考上了台大政治系,並且加入了系上的籃球隊,學業和興趣依然兼顧。徐碧彣一開始其實對政治是不感興趣的,但偶然的機會她考上了政治系,聽了幾堂課之後,漸漸開始對政治萌生了興趣,徐碧彣說她聽完課的心得是覺得台灣的政治是有待改善的,所以徐碧彣會繼續努力的讀下去,「讀政治系,將來要為客家人爭取福利」徐碧彣有信心地說著。政治以外,徐碧彣還想當籃球教練,從小 三練到大一,之後還會繼續的練下去,這是她的興趣,也想變成一輩子的興趣。
除了硬頸精神,徐碧彣表示她對客家的另一個印象就是忠誠、尊敬。客家文化與台灣的其他文化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掃墓,客家人過年和清明節都會去掃墓、拜祖先,而且是所有家族中的成員都會回來一起掃墓、拜祖先,並非是只有小家庭自己拜而已;對於喪事的處理,客家人和台灣的其他族群也不大一樣。讓徐碧彣印象深刻是她外公過世時,每個人都要從早跪到晚,非常的虔誠、尊敬祖先。
徐碧彣說她很喜歡客家人的這個身份,她喜歡客家的一切,喜歡客家人精打細算的態度,買東西時會比較哪家商店比較便宜;最喜歡的是客家的美食,家裡常常煮的客家小炒是她的最愛。她慶幸自己身為客家人,而讓她擁有客家人的硬頸精神,讓她能夠戰勝所遇到的所有挑戰,不放棄任何自己所喜歡的一切。對於將來,她也很有信心的去面對所要遇的的挑戰; 過著不安逸的生活是他所想要的,徐碧彣是新一代硬頸客家女孩。
![]() |
記者 鄭巧琪
哈摟你好,我是鄭巧琪, 我喜歡放空、喜歡繽紛的顏色、特別熱愛紅色; 喜歡大笑、容易緊張、惶恐,但通常都看不出來, 因為看起來都很像放空 笑一個吧! 大笑有益身體健康且永保美麗喔:-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