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誠 想學客家話 因為「很酷」
李曜誠 想學客家話 因為「很酷」
韓捷 2010/05/27
現年十九歲,就讀交通大學資工系二年級的李曜誠,在學校的表現相當活潑,也加入了交大的運動性社團:交大競技啦啦隊,對於啦啦隊有一種特別的情愫,他期許自己能夠成為社團裡承先啟後的人物,將社團的優良傳統延續下去。他擁有從媽媽那邊繼承下來的客家人血統。媽媽是屏東縣佳冬鄉昌隆村的客家人,爸爸是台南縣閩南人。講到有關自己的父母時,他笑笑著說:「其實我媽是被我爸騙走的,有時候還會拿閩客生活習慣的差異來互相拌嘴,而且我的舅舅是當地的村長,所以,媽媽那邊的勢力很大哦!」
2009年全國啦啦隊錦標賽結束後,李曜誠(右)和隊友在餐廳所舉辦的慶功宴。(提供/李曜誠)
罹地中海型貧血 比例很高
「咦,你要採訪客家人喔?我也是客家人,來採訪我。」一日走在路上,突然聊到的話題。「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客家人,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罷了,雖然我對客家文化沒有深刻的體認,但是我以身為客家人為榮。」他帶著堅定的眼神,信誓旦旦地表示。「所以,快點來採訪我。」講到這邊,他突然掛出一句話: 「你知道嗎,客家人有很高的比例都有地中海型貧血,我和我姐都有喔。」從小在高雄長大的李曜誠,家裡排行老二,有個姊姊,平常的興趣是看球賽,他並不會特別關注客家選手,但是他還是會希望看到像是徐生明這種有實力的客籍選手能夠有好表現。他一路由桂林國小、瑞祥國中、瑞祥高中到交通大學,雖然班上是客家人的同學並不多,平時在學校也沒什麼機會接觸到客家話,不過由於在家裡媽媽以及那邊的長輩都會用客家話交談,所以久而久之也聽得懂大部分的客家話,不過還是不太會講。平常有空的時候他也會看看客家電視台,尤其是偶像劇,而且他還說,不輸一般國語的偶像劇。他說,有機會的話他還是會想接觸客家文化,像是傳科系和人社系所開設的初級客語,其實他都有意願想要一起修。「下學期一起修客語啊!」他興高采烈地這麼說著,臉上露出如同小孩般的笑容。
全家一起剪檳榔 感覺很棒
由於外婆現在仍住鄉下,所以每逢過年過節,李曜誠仍會陪同父母一起回娘家,那裡有很大片的農田,種了許多的檳榔和蓮霧,每次回去的時候,他都會幫忙剪檳榔。「因為檳榔很大一串的,所以要把果實和樹技連結的部位剪開,但是靠近頭那邊的蒂要留著,不然很快就會爛掉了。」他還比著手勢,邊分享他剪檳榔的經過。「那種全家人一起幫忙的感覺,真的很棒。」
小時候就被告知自己是客家人,所以從小開始跟他講客語。「雖然我媽一直跟我講客語,但是我都是用國語回答,哈哈。」而且他從媽媽那邊得到的訊息總是:客家人很好、很優秀,所以李曜誠也以身為少數族群的一份子為榮。而也因為媽媽的影響,他會比較喜歡客家人,談到交女友或是未來的另一半時,他害羞地說只要是台灣人都好,這就是愛台灣啦。」
談及現在小學已將閩南語課程編入正式教材,李曜誠面有難色地表示,其實他還滿希望也能將客家語的教學編入正式教材,雖然想要全面普及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在一些特定客家部落的學校應該要正式授課。「因為即使閩南人學了客家話,平常很少有這個環境可以讓他去說客語,不過客家人回家還有親戚可以對話,所以至少讓會講客家話的人可以把客語一直延續下去。」而且他覺得像交大這樣特別設立一個客家文化學院就是個很好的做法,讓客家文化成為一個獨立研究的對象,因為現在全台有客家文化學院的學校實在太少,他希望至少在重點大學都可以率先帶起這種風潮。
不要讓客家人成為歷史
面對現在愈趨弱勢的客家文化,李曜誠覺得,可能是這一輩跟上一輩對以前所謂的族群對立的感受不同,所以現在比較年輕的一輩對於客家文化並沒有特別的認同,認為它不過就是一種特殊且只有少數人才了解的文化,而且現在族群的對立也已經幾乎看不到了,所以不會特別去注意或是參加類似客家文化的振興運動。但是如果僅存的客家文化已經到了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的話,李曜誠斬釘截鐵地說:「到了那個時候,我一定會跳出來替客家文化發聲,因為我以身為客家人為榮,如果客家文化消失了,我會很傷心。」
現在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是中央機構都為有在客家文化努力,談到學校可舉辦的活動,他眼睛一亮、精神為之振奮地說,其實客家部落那邊的學校可以舉辦一日客家營的活動,讓一些還不太懂客家話的小朋友可以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順便也了解一些所謂的客家人風情,引起小孩們想學客家話的興趣。「要先有對客家族群的認同感,才會有想要去學這個語言的動力!」而對於客家話是否能普及,他有點意志消沉地表示:「像是客家這種比較弱勢的文化想要有所拓展的話,我覺得是不太可能。」他覺得因為主流的漢人文化太強勢了,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讓更多人來認識客家文化,以及讓這小小的少數人延續他們的香火,不要讓客家人永遠成為歷史。而在音樂界,也有一群人默默地在為客家音樂的發揚做出貢獻。雖然李曜誠不常聽客家歌,但是他對於許多投入客家音樂創作這行的人感到相當佩服,同時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加入這塊發展空間相對狹小的客家音樂裡。「如果可以有更多有名的歌手來唱客語歌的話會更好。」「如果陳綺貞出客語專輯的話,我一定馬上去買!」
看球賽是李曜誠最大的興趣。這是2008年在澄清湖棒球場,一場LA NEW熊對兄弟象的精采對決。(提供/李曜誠)
設客家文化學院 做法很好
另外,李曜誠覺得政府可以再實施獎勵或是補助措施,來提高大家想學客語的欲望,像是在一些一國家指定考試或是學校的考試,通過客語檢定的人就可以額外加分,或是規定某部分的公司行號可以提供特定的保障名額給會講客家話的人,提供給他們較多的工作機會。而另一項讓李曜誠想學客家話的動力則是,他覺得會講客家話很酷,因為很多人都聽不太懂,就像一些香港或是澳鬥僑生在大家面前互相講廣東話那樣,因此只要有機會,他就會把握學習的機會,並且想在將來參加客語檢定讓自己多會一種語言,增加競爭力。
通常一般人對於客家人的印象都是:勤儉持家。針對這點,李曜誠眉頭深鎖、心有戚戚地覺得,比較晚來台的客家人,不像先來的閩南人那樣擁有大片的土地,而山地又已有原住民居住,所以只能住在靠近山腳的地方,因此大部分的客家人幾乎都沒有家世背景,真的是苦過來的,所以被多人才會說客家人比較節儉。「不過到了我們這一代,物質生活比較優渥,對於那種奮鬥的革命情感老實講感受不深,不過我看我媽跟她那邊的親戚是真的都很節儉沒錯,也很勤勞。」而當年長一代的客家人老去之後,或許現在大家口中所謂客家人的優良傳統,也即將走入歷史。李曜誠最大的夢想就是賺更多錢,然後買一塊很大很大的地給父母種種菜,因為他說,他的爸媽很嚮往那種田園生活,而等到他自己以後工作退休後,很希望能夠跟爸媽住在一起,跟他們一起種田,就這樣安養到老。
![]() |
記者 韓捷
大家好,我是傳科02韓捷,希望大家在傳科系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也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