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祖筠 保存客家文化要添新元素
郎祖筠 保存客家文化要添新元素
朱筱微 2010/05/27
一臉凜然正氣、一副不肯輕易低頭的固執脾氣,擁有兩種截然不同血統的郎祖筠自豪地說:「滿州的慓悍和客家的硬頸,造就了我不服輸的個性!」父親是純正的滿州人,母親則是從廣東梅縣輾轉遷徙至桃園縣觀音鄉的客家婦女,兩邊都有在困境中扎根的歷程,擁有不怕長途跋涉、甚至非達成目標不可的精神,這些都深深影響了郎祖筠。
郎祖筠的表演經驗相當豐富!舞台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她女扮男裝飾演梁山伯。(提供/《梁山伯與祝英台》官方網站)
田野生活 童年趣事多
除了骨子裡的性格,郎祖筠也慶幸小學的寒暑假被媽媽丟到客家鄉下裡,「我比很多台北小孩幸運,可以接觸到天然的田野生活。」由於舅舅是觀音鄉的農會總幹事,需要帶頭使用最新型的農具,家族的小孩多有機會接觸到第一代的器械;郎祖筠也常和表兄姐們一起體驗純樸鄉下的樂趣,在竹林裡用竹籤插滿一串蚱蜢烤來吃、不小心在下雨的午後踩扁象徵兩神的青娃、因為太過好奇而誤開存放屍骨的大甕,也曾壞心地把路上的凹洞用草掩飾,害得農忙的工人反覆跌倒等等,敘及至此,開懷大笑的郎祖筠不免流露出了懷念之情,說: 「啊!小時候的鄉下生活真是太開心、太有趣了!」
問及參與過的客家傳統活動,郎祖筠不好意思地笑談小時候的經驗,她說客家人時常拜祖先和神明,因為客家人一直在歷史中逃難,所以對萬物都非常珍惜且尊敬;而那天正好是土地公的生日,她和表姊被派去祭拜田埂間的土地公廟,準備了當時堪稱豐盛的全雞、雞蛋、和紅砂糖等貢品,郎祖筠嘴饞地想要和土地公搶食,為了遵照舅媽的吩咐:香燒過半才能收回貢品,郎祖筠趴在香邊吹氣助長它燒盡,還一邊在心底向土地公道歉:「伯公(土地公),對不起啊!你吃快一點。」郎祖筠率先拔了一隻雞腿大塊朵頤,惹得平常乖巧溫順的表姐也口水直流、戒慎恐懼地跟進;當然紙包不住火,裝做沒事貌地把空了兩個洞的全雞放回桌上,郎祖筠用客家話演活了舅媽的驚呼:「哎唷!這雞怎麼會這樣?是被誰給偷吃了啊?」換來的答案卻是調皮女孩理直氣壯地回答:「伯公 (土地公)啊!」沒有責罵和嘲弄,郎祖筠的巧妙應對笑翻了整個家族,也讓此次祭拜活動成為她至今仍回味無窮的記憶。
郎祖筠為了讓口述的圖像更具體清晰,還動筆畫了起來。(劉力榛/攝影)
客家意識 從小深化心中
除了具體的客家生活外,抽象的客家意識更是從小深化在郎祖筠心中。鄉下的舅媽們個個是典型的客家婦女,從清晨張羅全家的早餐,到下田顧菜園、縫補衣物等等,忙碌到幾乎沒有一刻停下來過,僅管如此,溫順敦厚的女性圖像也在舅媽身上被貫徹-總是好聲好氣,似乎沒有罵過任何人;最讓郎祖筠讚嘆的,是客家人在生活中窮則變、變則通的各種邏輯和實踐,甚至巳潛移默化成創意,「長輩們很多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可以拿屋外的竹葉作篩子、編魚簍、祭拜神明的貢品籃之類的,手都好巧喔!」而對於客家人「勤儉」的美德被外 界解釋為「小氣」,郎祖筠認為是大家了解得不夠全面,「客家人是對自己節省,但對別人都是非常大方且好客的!」對客家敬佩肯定的神情在郎祖筠眼中出現,她憶及從前老是被親戚們硬塞了滿手的道地客家菜、甚至固定豐盛的辦桌,在在顯示了客家欲與人分享喜悅的特點。
發揚文化 應符現代潮流
郎祖筠說,若要更加強化客家精神和文化,應該要以一種符合現代潮流且與眾不同的形式出發,「不能每次提到客家人的性格就是小氣、自私,說到客家產物就是粄條、麻糬、油桐花……」她認為要講究的是客家精神-從生活中取材、激盪出創意;對音樂小有研究的郎祖筠提到,客家音樂界有相當多數的人從事創作,他們在最純粹的樂符中加入客家元素、甚至融入各種不同的文化,雖然政府目前還不是非常重視這一區塊,但日後不久肯定會變成可以帶領對岸龐大客家文化發展的資產和商機。
提到政府近年來對客家文化的振興措施,郎祖筠對於客家委員會近年來的鬆綁表示肯定,她認為現在客家電視台的原創戲劇已懂得盡量使用自然語言(普通國語),讓一般民眾可以觀賞,甚至進步到接近偶像劇質感,「不能一昧地用客語強迫觀眾接受,現在的客家年輕人也看不下去吧!」郎祖筠思及日前為客家電視台做的評析後說道。
當然,政府還有許多尚待改進的地方,郎祖筠不由得深沉呼籲,不要讓客家的十二節慶流於擺攤,政府單位應該要深化內在的客家精神,有鑒於客家戲劇的逐年轉變,她積極且正面地給予了振興客家意識的建議:「文化產業需要添入新的技術和元素、適應當代社會、闡述內在的精神,讓大家真正了解其中的精髓!」並非表面上的吃喝玩樂和過節,郎祖筠甚至覺得有必要讓客家年輕人懷有榮譽威和使命感,他們願意保存文化,客家精神才有可能被永續流傳下去!
郎祖筠和梅芳(中)上節目宣傳客家戲劇,左為主持人余思嫻。(提供/《月滿水沙漣》官方網站)
「熱情,必須自己長出來!」
在舞台上累積的表演經驗,讓郎祖筠在故事中可以看到更全面的東西,進而搖身一變成為導演,雖然不及吳宇森指導浩大動作片的功力,但是小品舞台劇和女性觀點的作品,已然是她的代表風格;除了導演,編劇也是郎祖筠曾經挑戰過的職務,「實在是因為太忙了,沒時間好好坐下來寫劇本。」她把心力放在最擅長的對話與台詞的寫作、語言的處理、統一故事的氛圍,當然更注重故事角色的質感,「雖然我老是依著直覺選擇,但每次都覺得演員和角色真符合!」郎祖筠的臉上,有著藏不住的驕傲。
郎祖筠每天都過著忙碌但豐富充實的生活,不僅止於鎂光燈前亮麗的表現,在鏡頭底下,她還從事了教學、巡迴演講、老人福利聯盟的代言活動,雖然這些都不是改變全世界的創舉,但最起碼都不是有害的行為,而是在社會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郎祖筠最後帶著微笑、鼓勵道:「我們都該在這地球上留下些什麼,至少在生命結束時回頭看自己,會認為這一生是精彩的,雖然在歷史的洪流裡沒有名字,但我們都是歷史的一部分!」
![]() |
記者 朱筱微
哈囉,我是朱筱微:) 本名配我根本是詐欺,所以還是叫我大威吧! 興趣是參與凡人的行動研究、幫男朋友們編碼、每天去韓國玩一圈再睡覺 專長是抿嘴裝可愛、幫大頭貼套濾鏡 生性善良又溫順,從小生長在白雲圍繞有如天堂的地方 人稱_______ 啊!怕認為我自肥還是別說好了 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眨眼 很高興認識大家喔~請多多指教>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