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貴美 傳承客家的原味 樂在其中
鍾貴美 傳承客家的原味 樂在其中
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103級 林妍君 報導 2011/05/14
一年一度的校慶熱鬧展開,萬巒國小擠滿了人潮。在學校教授客語,同時是老師也是家長的鍾貴美,很自然地參與這場年度盛事。身著輕便運動衣跟遮陽帽,灑脫不拘,帶著爽朗笑聲的她,愉快地談論起自己的成長故事。
鍾貴美(後)與還在念小二的寶貝兒子感情融洽(林妍君/攝影)
教授母語 自然不過
身為小康家庭的么女,鍾貴美幾乎沒有感受過金錢壓力。大學畢業後當過幾年鋼琴老師,也經營過幾次小本生意,可是都因為欠缺動力而做不長久。她邊說邊舉起手,用食指跟拇指圈成一個硬幣狀,笑著說「就不缺這個啊!」因此,後來會到學校教客語,完全是基於傳承客家傳統的使命。
「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這種使命感可能是受我父親影響。」她說,父親從小就灌輸她「傳承」的重要性,讓她深信,不管是語言還是文化習俗,都應該由家中長輩傳給晚輩,因此會教自己的小孩講母語。但後來她發現了更有意義的傳承方式,就是將客家文化傳承給更多的新生代,於是她去參加客語老師的徵選。九年前做出的這個決定,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卻是她這輩子從事最久的一個職業。
客語訪視 找出問題
除了教學生講客家話以外,鍾貴美目前也參與了行政院客委會跟屏東縣扶濟會正在推行的活動—「客語訪視」,和退休教師、校長、鄉里長等組成的「特派員」,固定到學生家裡做類似家庭訪問的活動,詢問家長平常有沒有跟孩子說客家話,並深入了解他們的教導過程有沒有什麼困難處。對於沒有教孩子說母語的家長,她也會詢問原因。
「其實現代人防禦心真的很重呢!」談著談著她突然發表這樣的感嘆。她說,有一次她到一個小朋友家裡作訪視,她來意都還沒說清楚,那小朋友的爸爸就衝出來指著她聲色俱厲地問孩子:「這真的是你老師?」澄清誤會後,小朋友的爸爸才透露之前有被冒充老師的人騙過,所以現在不太能輕易相信人。「本來問清楚也是應該的啦,不然小孩萬一讓陌生人進家裡來就不好了。」迅速地她臉上又回復了一貫的笑容。
年節記憶 客菜飄香
講完有點沉重的工作內容,鍾貴美突然露出興奮的表情,「你知道我最喜歡吃的菜是什麼嗎?」還沒等到回答她就搶先說「是『封肉』喔!」她解釋那是一種類似東坡肉的料理,在萬巒客家菜裡算是必備的菜餚,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飄出這個香味。她開心地回憶道,「小時候都不用記哪天要過節,只要走過一條街聞到這個味道,就知道了!」
客家菜常被人形容又油又鹹,鍾貴美對這種批評有不同的見解。她大方地承認客家菜常常過鹹,但「那是因為客家人務本。」她說客家人覺得每餐一定要吃飯,因為只有飯才能真正填飽肚子,菜只是調味,所以鹹一點、油一點,才可以用少量菜餚配多一點的飯。
除了客家菜以外,她最懷念的童年記憶是跟三合院裡的堂表親們,在田野間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還有到附近鄰居田裡去「摸」一些地瓜水果。她再三強調「那不是偷東西喔,只是把東西『摸』出來!」這些童年回憶也常常成為她課堂上的教材,因為除了教客語外,她也會跟學生分享客家的習俗、禁忌,還有她自身的經驗。
鍾貴美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透露出一些無奈。她表示,在客語訪視中,不只一次被家長問到同樣的問題:「學客語到底要幹嘛?」這樣的疑問,鍾貴美其實感同身受。她說年輕找工作時,也曾經有次不愉快的經驗,因為自己客家人的身分而未被錄用,「可能主要原因是我不會講閩南語吧」。但她強調,有些人真的不喜歡客家人,認為客家人過於小氣難溝通,也迫使客家人隱藏自己的族群身分。但面對家長有關學習客語的提問,鍾貴美也站不住腳,有時無法回答,所以她一直在思考客家人的價值。
最近,她終於因為幾個實例而獲得了解答。她說,親戚的女兒在醫院當護士,有時會遇到一些老人是只會講客家話的,這種時候全醫院幾乎都要拜託她去當翻譯,「這種語言條件,何嘗不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優勢?」鍾貴美說,雖然這樣的答案流於勢利,但是最能說服家長。
站在兒子繪畫作品前,鍾貴美笑說是四不像,但眼神卻充滿慈愛。(林妍君/攝影)
以人為本 以客為家
談到客家文化,鍾貴美最欣賞客家族群「以人為本」的觀念,這從家中祠堂中就能略見一二,因為凡是客家人,大部分祠堂上是只供祖先牌位而不供神明的,就算有神明也是放在祖先之側,這樣的習俗可以看出客家人對「人」的敬重。此外,她也解釋了「客家」二字,她覺得客家是「以客為家」。她說早期客家人的確是遷徙度日的,因為在客家祭祖習俗中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客家人會在先人往生且肉體完全腐爛後撿一次骨,她認為,這樣的習慣可能就與客家人時常遷徙有關。
對於客語保存的未來,她笑說「那個客委會廣告幫助很大啊」。她指的那支廣告是用客家話拍的,就是一對年輕男女用客家話說「好久不見」,學生經常會模仿,也因此對講客語更有興趣。
鍾貴美就是這樣率性自然的一個客家女性,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絲毫不做作。在她身上,顯現出客家人的質樸本色。
![]() |
記者 林妍君
我是林妍君, 創業是我的人生目標,我用文字記錄,用拍攝紀實 一筆一畫帶大家去感受,創業的真實與美好。 |
